客路谁相识,灯寒暮景收。
一年今夜尽,千里异乡愁。
骨肉知何在,渔樵欲共游。
岁华明日度,飘泊逐孤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主要信息点,结合重点词语的语境义进行赏析,并指出其表达效果。“客路谁相识”,诗人在除夕之夜漂泊他乡,不知何处是归途。“灯寒暮景收”,指夜幕降临、灯火阑珊之时,作者已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结束了漫长的旅途。“骨肉知何在”,指自己远游在外,不能和家人团聚,不知道家人的情况如何。“渔樵欲共游”,“渔樵”泛指隐居山林的隐士,作者此时正想和隐士们一起出游,忘却世俗的烦扰。“岁华明日度”中的“度”,指度过,这里指新的一年即将到来。“飘泊逐孤舟”,漂泊无依,只能随船漂流,过着飘泊的生活。

【答案】

(途中除夕)

客路谁相识,灯寒暮景收。

一年今夜尽,千里异乡愁。

骨肉知何在,渔樵欲共游。

岁华明日度,飘泊逐孤舟。

译文:

在这除夕的旅途上,我遇见了一位久别重逢的朋友。

灯影摇曳,天色渐暗,故乡的景象也随着夜色一同消逝。

今年除夕,我在异乡度过了一个孤独寂寞的夜晚。

家人不知身在何处,只盼望他们能和我相聚团圆。

我羡慕隐士们可以过一种清静闲适的生活,希望和他们一起逍遥自得地游玩。

明天又是新的一年了,我只能随波逐流,任凭孤舟漂泊。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除夕时客子思乡之情的诗,全诗四句,每句话都紧扣“客”、“除夕”二字,表达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首句开门见山,点明时间是除夕,地点在旅途之中,“客路”“灯寒”写出了旅途的艰辛,而“谁相识”则道出了诗人此刻的心情。第二句“灯寒暮景收”写到了诗人身处异地,举目无亲,只有那一盏孤灯陪伴着他度过这个寒冷的晚上。第三句“骨肉知何在”道出了诗人此刻的孤独,他渴望家人团聚,但家人们又在哪里呢?第四句“渔樵欲共游”则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羡慕那些隐者能够过上宁静安逸的生活。尾联两句,诗人以“明日”、“飘泊”两词收束全诗,既表明了新年的临近,也表明了他无法回家过年的无奈心情。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感人,读来令人动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