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灯闇室秋夜长,吴刀剪彩为衣裳。
欲缝不缝心恻恻,还向姑前较宽窄。
燕山八月雪若寒,毡褐狐裘俱擘裂。
明朝驿使催征车,白袍絮就愁写书。
舅姑已老妾无子,愿君早曳王门裾。
临行封裹复致意,著时莫遣沙尘秽。
【注释】
华灯:指节日的灯火。闇室:昏暗的屋室。吴刀:吴国所产的利刀。剪彩:用剪刀剪裁五彩丝线,制成衣服。欲缝不缝:指想给妻子做一件外衣却犹豫不决。心恻恻:心里难过的样子。较宽窄:比一比衣服的肥瘦。燕山:今属河北。八月:指农历七月,是一年中天气最寒冷的时候。毡褐:用羊毛、兽皮做成的衣服。狐裘:用狐狸皮毛制成的外衣。擘裂:破成片状。催征车:催促出发的车驾。白袍:白色的战服。絮就:絮棉已做好。愁写书:因思家而发愁,写信告诉家人。曳:拉。王门裾:王宫的门帘边。著(zhuó)时:什么时候。莫遣沙尘秽:不要让风尘弄脏了书信。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对夫妻离别的情景,表现了一个妇女对丈夫的深厚情意以及她为丈夫早日归来而祈祷的迫切心情。诗从秋夜写起,点出“华灯”二字,渲染了一种清幽静寂的气氛。接着以“吴刀剪彩”四句写丈夫要为自己缝制衣服,但因犹豫不定而不能动手。“燕山八月雪若寒”一句,既写出了季节和环境,又衬托出了丈夫迟迟不能动工的原因。“舅姑已老”两句则表明了自己无子,盼望丈夫早些回来,好继承自己的衣钵。末二句写临别时的嘱托:“著时莫遣沙尘秽”,希望丈夫不要把书信弄脏,以免自己担心。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字里行间充满了深情,表达了一个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读来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