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流元意委沧溟,爝火何当借日星。
长接儒生温故业,揣无新语圣人听。
注释:
众人的河流本有它自然的意义,寄托在沧海之中。我像那小小的烛火一样,怎么能借日月之光呢。我要学习儒生温习故业,揣摩没有新语圣人会听得懂吗?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向皇帝陈述自己对学问的看法,表达了他对学问的敬畏之心。
“众流元意归沧溟,爝火何当借日星。”
意思是说,众人的河流本有它自然的意义,寄托在沧海之中。我像那小小的烛火一样,怎么能借日月之光呢。
这里的“众流”指的是天下的学问,“沧溟”指的是大海,用沧海来比喻学问的广阔无边。而“爝火”则是指自己的学问,用蜡烛的微弱光芒来形容自己的学问。诗人通过对比自己和太阳、月亮的光芒,表达了他对自己学问的谦虚和自知之明。
“长接儒生温故业,揣无新语圣人听。”
意思是说,我要学习儒生温习故业,揣摩没有新语圣人会听得懂吗?
这里的“长接”是指要长期地学习儒生的知识,“温故业”是指要温习儒生的知识。而“揣无新语”则是说不要凭空想象,要有实际的内容,“圣人听”则是指圣人会听取这些内容。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态度,他认为学问应该是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而不是凭空臆断,这样才能得到圣人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