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剑飘遥楚水滨,危楼聊且驻征轮。
续凫有客惭崔颢,跨鹤凭谁似昔人。
朗月芙蓉千里玉,东风杨柳万家春。
胜游莫问前朝事,一慨兴怀泪满巾。
【注释】
书剑:指书信和佩剑。飘遥:漂泊。楚水滨:在楚江边。危楼:高楼,高耸的楼阁。聊且:姑且。征轮:指征人车轮,征人的车轮在这里代指远行的人。续凫有客惭崔颢:意思是说,像李白这样的大诗人,却要羡慕崔颢那样小才的人。跨鹤:传说仙人骑着仙鹤升天而去。凭谁:指谁能帮助。玉、春:都是美好的意思。胜游:美好的游览,胜地游览。一慨兴怀泪满巾:意思是诗人感叹自己生不逢时,壮志难酬,满怀感慨之情,以至于泪水沾湿了衣襟。
【赏析】
本诗是一首咏史之作。诗题中的“黄鹤楼”是武汉的一座名胜古迹,相传这里原是三国时建业(今南京)吴王孙权为避风而建的观象台,因孙权曾在此登高望远,所以又名“观鹅台”,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游览胜地。这首诗大约写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当时李白正在长安,他看到黄鹤楼的壮丽景色,便写下这首七绝抒发自己的感慨。
首句起得不凡,以“书剑”二字领起全篇,意即带着书信和佩剑飘泊到这遥远的长江之滨,心中充满豪迈之情。“书剑”二字,不仅写出了诗人的远道而来,更表达了他对前途的坚定信念和对自己才华的自信。次句则以“危楼聊且驻征轮”来衬托诗人此时的心境。这里的“危楼”指的是黄鹤楼,“征轮”则是指远行的车轮。诗人站在高高的黄鹤楼上,眺望着滚滚长江,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远方的向往。
三、四句是诗人自喻之作。诗人以崔颢自比,说自己虽有高才,但却没有像崔颢那样得到赏识和重用的机会。又以仙人骑鹤飞升来比喻自己渴望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的理想境界。然而诗人的内心深处却充满了无奈与悲凉,他感叹自己的才华被埋没了,无法施展抱负。
五、六句是对周围景物的描绘。“朗月”、“芙蓉”和“东风”都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季节和景象,诗人通过这些词语来表达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春天的美好赞美。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自然景观与人生情感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诗意和哲理。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总结与感慨。诗人感叹自己在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业绩,但却无法改变现实的处境,只能感叹自己生不逢时,壮志难酬。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信念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黄鹤楼的描写和诗人自己的抒情,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历史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它不仅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展现了他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