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冷凌波步不前,流萤相扑自年年。
妾身未必齐纨扇,不待秋来已弃捐。
【注释】
- 露冷凌波步不前:露水很冷,我站在水中的石头上不敢迈步前行。凌波:指踏着水上的波纹而行。2. 流萤相扑自年年:流萤在空中飞舞,互相追逐。3. 妾身未必齐纨扇:我不一定像那些女子一样拥有用丝绸做成的团扇。齐纨:指白色的细绢,古代妇女用来扇凉的手帕。4. 不待秋来已弃捐:不需要等到秋天来临就已被抛弃了。5. 赏析:此诗是一首描写闺房生活情景的诗作。全诗通过写女子在深秋时节的庭院里赏玩流萤,以表现她的孤独寂寞和内心的悲苦。首联写寒夜观萤,颔联写秋思伤离,颈联写弃掷团扇,尾联点出秋意。
【译文】
寒露沾湿了石上的苔痕,我不敢在月光下轻移莲步。流萤似雪纷飞,它们相互追逐,年复一年地映照着天光。我并不是如那些女子那样,手持白色绫罗的团扇,任凭秋风拂过而将之丢弃。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闺情的诗作。诗人通过写女子在深秋时节的庭院里赏玩流萤,以表现她的孤独寂寞和内心的悲苦。首联写寒夜观萤,颔联写秋思伤离,颈联写弃掷团扇,尾联点出秋意。
首句“露冷凌波步不前”,描绘了一幅寒露沾湿了石上的苔痕,作者不敢在月光下轻移莲步的图画。“露冷”二字写出了寒露时节的景象,“凌波步”则写出了作者行走在月下的情景,这两句共同营造了一种清冷幽怨的氛围。接下来,第二句“流萤相扑自年年”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流萤”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萤火虫在夜空中飞舞的情景,而“相扑”二字则赋予了这些萤火虫一种生动活泼的形象。“自年年”则暗示了这种景象已经持续了多年,而作者对此却毫无察觉,反而沉醉其中。
最后一句“妾身未必齐纨扇,不待秋来已弃捐”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妾身未必齐纨扇”意味着作者并非像那些女子那样手持白色绫罗的团扇,任由秋风将其丢弃。这里的“妾身”是指自己的身份或地位,而“齐纨扇”则是古代的一种象征身份地位的物品。“不待秋来已弃捐”则表达了作者虽然身处深秋时节,但是却并不在意自己的地位或身份是否被废弃。这两句共同揭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表达,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在深秋时节独自赏玩流萤、内心充满孤独与无奈的女子形象。同时,它也向我们展示了古人在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心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