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芳姿迥出尘,琼瑶为骨玉为神。
细看篱下衔杯客,疑是窗前映雪人。
冷艳每从梅共色,淡妆长与月为邻。
几回晓向疏帘看,认作何郎恐未真。
白菊
一种芳姿迥出尘,琼瑶为骨玉为神。
细看篱下衔杯客,疑是窗前映雪人。
冷艳每从梅共色,淡妆长与月为邻。
几回晓向疏帘看,认作何郎恐未真。
赏析
这首诗以白菊为题,赞美了菊花的洁白无瑕、清高脱俗的品质。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生动地描绘了菊花的美丽形态和独特韵味。同时,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追求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注释
- 白菊:一种花,因其颜色洁白如玉而得名,历来被人们所喜爱。
- 芳姿迥出尘:形容白菊的美丽姿态超凡脱俗,与众不同。
- 琼瑶为骨玉为神:比喻白菊的质地晶莹剔透,宛如美玉一般。
- 细看篱下衔杯客:仔细观察在篱笆下品茶的人。
- 疑是窗前映雪人:感觉那人像窗外的雪人一样美丽。
- 冷艳每从梅共色:形容白菊的冷艳气质与梅花相得益彰。
- 淡妆长与月为邻:白菊淡雅的妆容常与月亮相伴。
- 几回晓向疏帘看:几次清晨起床,透过稀疏的窗帘欣赏白菊。
- 认作何郎恐未真:误以为是何人的画像或字迹,但可能不是真的。
赏析
此诗开篇即用“一种芳姿迥出尘”来点明主题,直接表达了白菊的独特魅力与高贵气质。接着,“琼瑶为骨玉为神”,诗人巧妙地运用了玉石比喻,将白菊比作美玉中的精品,强调其纯洁无暇、高雅脱俗的特点,让人不禁想起古人对美玉的珍视与崇拜,同时也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
诗人通过对“篱下衔杯客”、“窗前映雪人”等具体场景的形象刻画,使得白菊的美丽形象跃然纸上,仿佛读者能亲身感受到那份静谧与美好。这些细节描写不仅丰富了诗歌的画面感,也使得白菊的形象更加立体生动。
“冷艳每从梅共色”一句,既赞美了白菊的清冷之美,又暗示了它的高洁品质,正如梅花一般傲霜斗雪,不畏严寒。而“淡妆长与月为邻”则进一步揭示了白菊淡雅宁静的特性,它总是静静地陪伴在月光之下,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最后一句“几回晓向疏帘看,认作何郎恐未真”,则巧妙地运用了典故。何郎,指的是东晋才子谢道韫,她以其才华横溢、文采斐然著称于世。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白菊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寓含了对那些才华出众、令人赞叹之人的羡慕之情。然而,作者又担心这份喜爱过于执着,以至于无法区分真伪,因此流露出一丝微妙的疑虑。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一首赞美白菊的佳作,更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篇,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