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楼携客饮,春色正堪怜。
叠嶂浮云外,明湖落槛前。
松门斜映日,花径暗流泉。
欲扫千人石,欣然一醉眠。
【注释】虎丘山:在今江苏苏州西南,因春秋时吴王阖闾葬于此而得名。虎丘山楼:即“虎丘寺”。与客同集:和客人一同聚会。
上已:古代农历四月初四,为春日水边踏青之辰。
叠嶂:重叠的山峦。
松门:指虎丘山的古松。斜映日:阳光从松枝间斜射下来。
花径:指通往虎丘山上寺庙的道路两旁种满鲜花,故名。
千人石:相传是晋代高僧支道林所居之处,石上有千人刻痕,故名。
赏析:
此诗作于上巳(四月三日)的前一日,作者携友与众宾客同游虎丘山楼,饮酒赏景,兴尽之后,遂有酣然一醉之想。全诗写虎丘美景,以山、云、明湖、槛、松、花、泉、石等意象勾勒出一幅清丽淡雅的水乡风光图。
起句“山楼携客饮”,点题中的虎丘山;“携客”二字,写出了诗人邀朋呼类之意;“饮”,既表现了诗人邀朋聚饮的兴致,又暗示了酒宴将至。
颔联“春色正堪怜”,承上而来,写虎丘山之美,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颈联“叠嶂浮云外,明湖落槛前”,写虎丘山的景色。这两句诗用词简洁,意境深远。“叠嶂”指的是层层叠叠的山峰,形容虎丘山巍峨壮观。“浮云”则是指天空中的白云,给人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而“明湖”则是清澈见底的水,给人以平静、宁静的感觉。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虎丘山的自然景色,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和神奇。
尾联“欲扫千人石,欣然一醉眠”则是诗人抒发自己豪情壮志的直接表达。这里“扫”字用得极为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挥毫泼墨的场景。而“欣然一醉眠”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豪情和自信。他不仅能够欣赏到虎丘山的美丽景色,更能够在这里畅饮高歌,享受人生的快乐时光。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诗情画意。它不仅展现了虎丘山的自然风光,更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