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已多风雨,兰亭兴已违。
春寒增寂寞,烟景入霏微。
草色闲侵幔,苔痕欲上衣。
登楼时徙倚,点点暮鸦归。

【注释】

上巳:指农历三月初三。

遣怀:抒发胸臆,表达情怀。

春寒:春天的寒冷,天气寒冷。

寂寞:孤独冷清的感觉。

霏微:细如粉末的云气,形容烟雾弥漫的样子。

幔:帷幔。

苔痕:苔藓的斑迹。

衣:这里指覆盖在上面的衣服。

徙倚:徘徊、逗留。

点点:稀疏的样子。

【赏析】
《上巳日雨坐遣怀》是唐代文学家李涉所作的一首诗。此诗描写了诗人独自登楼,眺望着烟霭蒙蒙的景象,感叹着春寒的凄寂与落寞的心情。整首诗充满了淡淡的哀愁和深深的孤寂。

第一句“上已多风雨”,描述了上巳时节常常有风雨相伴的情况,这暗示了诗人可能因风雨而无法如期到访兰亭,因此感到遗憾和失望。
第二句“兰亭兴已违”,则表达了诗人对兰亭之游已失兴致,可能因为不能如约而至而感到沮丧和失落。
第三句“春寒增寂寞”,进一步描绘了春季的寒冷和萧瑟,使得诗人感到更加孤单和寂寞。
第四句“烟景入霏微”,将景色描述得朦胧而模糊,增添了几分神秘和幽静的气氛。
第五句“草色闲侵幔”,用“闲”字来形容草色的生机勃勃,似乎在轻轻触碰着帷幔,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
第六句“苔痕欲上衣”,则是以苔藓斑迹来形容衣裳的颜色,仿佛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增添了几分自然和谐的气息。
第七句“登楼时徙倚”,描绘了诗人登上高楼的情景,他不断地左右观望,可能是为了寻找那个已经错过的兰亭之地。
第八句“点点暮鸦归”,则描绘了夕阳西下,乌鸦归巢的景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和感慨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