祀罢诸陵逐晓回,遥瞻旭日照金台。
香轮旋辗平沙软,仙旆晴披宿雾开。
秋色先从边塞老,山光还绕帝城来。
一官愿效山公启,三赋惭非杜甫才。

《晚发昌平望京师》是明代诗人郭谏臣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按照原诗的内容逐句进行翻译,并附上必要的注释和赏析:

  • 诗句翻译
  1. “祀罢诸陵逐晓回”:祭祀结束后,各陵墓在晨曦中陆续返回。
  2. “遥瞻旭日照金台”:远远地眺望着旭日照耀下的金阙。
  3. “香轮旋辗平沙软”:香轮在平沙上缓缓旋转,沙地柔软。
  4. “仙旆晴披宿雾开”:仙旗在晴朗的天空中展开,驱散了夜晚的雾气。
  5. “秋色先从边塞老”:秋天的色彩首先在边塞显露出来。
  6. “山光还绕帝城来”:山的颜色环绕着帝城(指皇宫)。
  7. “一官愿效山公启”:作为一个官位卑微的人,我愿意效仿山涛(字彦海,河内修武人,西晋大臣,著名学者,政治家)的行为。
  8. “三赋惭非杜甫才”:我三次写诗感到惭愧,因为自己没有杜甫那样的才华。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历史和现实的深切感慨,以及对个人地位和才能的自我反思。通过对比边塞的荒凉和帝都的繁华,诗人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处境的感慨。同时,诗人也表现出了一种谦逊和自我批评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显得尤为难能可贵。

《晚发昌平望京师》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历史感和个人感慨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理解和赏析,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明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以及诗人的个人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