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同结青山社,此日还乘画舫行。
愧我风尘缘薄宦,怜君烟月倍多情。
云中孤鹤嗟何远,海上闲鸥自不惊。
高蹈如公真足羡,深源出岂为苍生。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贬谪途中,方司训是诗人在长安时的友人。当时两人同游青山,结为诗社。如今诗人被贬,与方司训分手之际,写下这组七绝。
“几年同结青山社,此日还乘画舫行。”前句忆昔日,后句伤今朝。诗人在长安时曾与友人方司训结为青山之社,同赏青山之美,同咏青山之胜。但好景不长,诗人遭贬,而方司训却官运亨通,仕途顺利。今昔对比,诗人不禁悲从中来,感叹命运不公。
“愧我风尘缘薄宦,怜君烟月倍多情。”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和对方的情感的感慨。诗人认为自己因为政治原因而被贬,这种遭遇让他感到十分遗憾和愧疚,他觉得自己没有完成自己的政治抱负,这是对他最大的讽刺。而方司训则不同,他能够继续他的仕途之路,享受着他的政治生涯带来的荣耀和利益。然而,尽管他得到了很多,他仍然保持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敏感。他对诗人的遭遇表示了深深的同情,对诗人的才华和品德表示了高度的赞扬。
“云中孤鹤嗟何远,海上闲鸥自不惊。”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云中的孤鹤显得孤独而遥远,但它依然保持着高傲的姿态,不受世俗干扰;海上的海鸥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生活着,它们并不因为外界的纷扰而感到不安。这两句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情的看法。他认为自然应该是纯净无暇的,不应该受到外界的污染和干扰;而人情应该是真挚而深沉的,应该能够理解并尊重他人的感受。
“高蹈如公真足羡,深源出岂为苍生。”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对方的敬佩之情。诗人认为方司训能够保持高洁的品格,不被世俗所污染,这是他值得尊敬的地方。同时,他也认为方司训能够关注社会和民生问题,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这也是他值得敬佩的地方。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仕途的不同态度以及对自然的向往。它既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又展示了他的个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