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蒙烟雨细如丝,冷拂襜帷湿不知。
寂寞途中忘令节,淹留江上数归期。
酒从茅店分榆火,人向柴门插柳枝。
犹记去年当此日,桃花万树醉蟠螭。

【注释】

清明日:清明节,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江上:指江南水乡。

茅店:草舍小店。

柴门:指农家的简陋门户。插:系。柳枝:古人认为柳树有辟邪的作用。

螭(chī):传说中无角的龙。

【赏析】

《清明日江上遇雨》是唐代文学家杜牧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写景,渲染气氛;颔联直抒胸臆;颈联描写了作者在江上与酒相伴,欣赏春光的惬意之情;尾联回忆去年清明时的情景。全诗语言清新流畅,意境优美动人。

这首诗写的是在清明时节遇到一场小雨的景象,诗人以清丽的笔触描绘出一幅雨中的江景图,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首联“蒙蒙烟雨细如丝,冷拂襜帷湿不知。”这一句是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状况。蒙蒙烟雨,细如丝,这是对清明时分天气的真实描述,也是对清明时节雨景的生动刻画。冷拂襜帷,形容雨势之大,连衣襟都感到寒冷。这里的“寒”字,既写出了天气的寒冷,也表达了诗人对这场雨的喜爱之情。

颔联“寂寞途中忘令节,淹留江上数归期。”这一句是写诗人在雨中行走,忘却了时间。这里的“寂”字,既表现了诗人行走时的孤独感,也体现了他对这场雨的喜悦之情。而“淹留”则表现出诗人不愿离去的心情。这里的“留”,既是对时间的留恋,也是对这场雨的喜爱。

颈联“酒从茅店分榆火,人向柴门插柳枝。”是写诗人在江上饮酒赏景的情景。这里的“分”字,形象地描绘出了诗人在江上与朋友共饮的情景。而“插柳枝”则是古人在清明节有折柳枝插于门前的传统习俗,以此来驱除不祥之气,寓意吉祥。这里的“插”字,既表现了诗人对这一习俗的喜爱,也表现了他与朋友们共度佳节的乐趣。

尾联“犹记去年当此日,桃花万树醉蟠螭。”是诗人对去年清明时节的回忆。这里的“记”字,既表现了诗人对往事的怀念,也反映了他对那场雨的深情。而“醉蟠螭”则形容了桃花盛开时的美丽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这里的“蟠螭”二字,既表现了桃花的繁茂,也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整首诗语言清新流畅,意境优美动人,是一首典型的咏物言志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