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风一苇系长堤,歌舞初停日已西。
十里荷香侵座远,六桥柳色带烟迷。
虚名世上同蜗角,浪迹天涯信马蹄。
且喜故人相对饮,松林兰若更攀跻。

【注释】

薰风:暖风。一苇系长堤,指用船桨划动一根芦苇,就能把船儿系在长堤上。长堤,即长堤,指长堤上的柳树。滕学宪是诗人同年,故称“武林同年”。

歌舞(guo yuē):歌舞的乐声。初停:开始停止。

十里荷香侵座远,六桥柳色带烟迷。

十里荷花的清香飘溢着,香气直沁入坐席很远的客人的鼻子里。六桥:杭州西湖有六座桥梁,分别称为小南湖、中和、南屏、北关、岳湖、玉泉。柳色带烟迷:指柳树的倒影被轻烟笼罩得朦胧不清。

虚名世上同蜗角,浪迹天涯信马蹄。

世间的浮名就像蜗牛壳一样渺小微不足道;漂泊在外,随处可以安身立命,就像马的足迹到处都可以找到立足之地。

且喜故人相对饮,松林兰若更攀跻。

高兴地与老朋友们举杯相对饮宴,去欣赏那松树林中的寺院,攀登到山巅之上。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清新优美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夏日过武林滕学宪邀游湖上赋别的图景。

首联写送别的时间、地点及情景。“薰风”两句是说,在温暖的春风中,用一根芦苇就可以把船儿系在长堤上。滕学宪是诗人的同年,所以用“武林同年”来称呼。这里既表达了对老朋友的思念之情,也表明了诗人与这位友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

颔联写湖上的景色,并暗寓自己的感慨。“十里荷香”两句是说,荷花散发出阵阵清香,沁人心脾。而在这宁静的环境中,只有自己一人,感到十分孤独。“十里”句化用了《西洲曲》“采莲渡头看罢却回舟”的诗意。这既表明了作者对美景的喜爱,也流露出一种孤独的情感。“六桥柳色”两句是说,站在六桥上,可以看到杨柳的影子在轻烟中时隐时现,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这里的“烟”字既点明了季节,又烘托出了环境的静谧。

颈联两句是说,世间的浮名就像蜗牛壳一般渺小微不足道;而漂泊在外,则随时可以找到立足之地,就像马的足迹到处都可以找到立足之地。这里的“浮名”和“浪迹”都是比喻之意,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看得很淡泊的思想。

尾联写送别时的场景。“且喜”两句是说,很高兴能与老朋友一起举杯畅饮。“松林兰若”,即山林寺院。诗人通过描绘这一场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全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名利看得很淡薄,对友情看得很重的思想感情,体现了他的高洁品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