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晨鼓棹发三衢,南去常山百里馀。
坐引清风生枕簟,闲消白日在图书。
山桥旆扬催沽酒,蘋渚舟来唤买鱼。
漫说宦游多胜赏,倦游今已类相如。
【注释】
衢州:今浙江省衢州市。衢,古地名。道中:在山路上行走。侵晨:破晓之时。三衢:指浙江的三个郡城,即婺州(治今浙江金华)、明州(治今浙江宁波)和处州(治今江西玉山)。
常山:今属河北省。百里馀:一里地之外。百里,古代长度单位之一。
枕簟:枕头和席子,泛指卧具。生:招引,吹出。闲消:消磨,消散。白日:白天。图书:书籍。
山桥:指横跨山涧的木桥。旆扬:飘扬的旗帜。催沽酒:催促卖酒的人。蘋渚:水边的蘋草洲。舟来:船靠岸过来。唤买鱼:叫卖鱼的人过来。
宦游:在外做官。多胜赏:有很多美好的欣赏。倦游:厌倦了仕途的奔波劳碌。今已类相如:现在已经如同司马相如一般。司马相如是汉代著名文学家、辞赋家。
【赏析】
《衢州道中》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描写了作者自长安南下至洪州途中,途经衢州时所见所闻所感的一段经历。诗的开头四句写自己早晨乘船出发,南行经过一个村庄,又经过一座小桥,来到一处风景优美的水滨,并作了一个简短的记述。“侵晨”点明出发时间,说明行程开始得早。“发三衢”,是说从衢州起程,这是第一层意思。“南去”点明目的地。“常山”点明所经地点。“百里馀”,点明路程之长。“坐引清风生枕簟,闲消白日在图书”两句写沿途所见景物。“清风生枕簟”是说,清风拂动着竹席,清凉舒适,使人惬意。“闲消白日在图书”是说,闲暇之余,可以消磨掉一天的时间。这里用典,暗指自己的官职低微,没有事去做。
接下来四句写沿途所见的景物和听到的声音。“山桥”、“旆扬”二句写景;“催沽”“唤买”二句写人。“山桥”句写所见。山涧有一座木桥,桥上飘着一面大旗,旗上写着店名,在向行人招揽生意。接着写“蘋渚舟来唤买鱼”,船上有人招呼要买鱼,说明这里是一个渔村。这两句话把读者引入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之中。
最后两句写旅途的感受和心境。“漫说宦游多胜赏,倦游今已类相如”是全诗的总结,表达了自己因宦游而感到疲于奔命,现在已经厌倦了这种生活,就像当年司马相如辞官归隐那样,不再追求名利地位。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优美清新,富有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