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山不到已经年,此日登临破暝烟。
沙岸人行残雾里,水村花发夕阳边。
白头渐觉交游少,青眼还应故旧怜。
夜向篷窗还起坐,一方明月满琴川。

【诗句释义】

虞山:在苏州城西南,有名胜古迹虞山。不到:不经过。已:止,指时间上过了。破暝烟:指天色将亮未亮的时候。沙岸人行:沙滩上的行人。残雾里:被细雾笼罩着。水村花发:水边的村落,花已经开放了。夕阳边:指太阳快要落山时的位置。白头渐觉交游少:年纪大了,感到朋友少了。青眼:眼睛的颜色,这里比喻对人的好感和喜爱。应:应该。故旧:老朋友和老熟人。应怜:应当怜悯。夜向篷窗还起坐:晚上在船篷的窗口仍然起来坐着(欣赏夜景)。一方明月满琴川:一片月光洒满了琴川。

【译文】

虞山上的路我已经走了好几年了,如今在这山脚下又登高望远到了日落时分,但只见薄暮中的烟雾缭绕。

沙滩上的行人还在细雾中行走,水边的村落,花儿开放了,夕阳映红了天边。

年老了,觉得交结的朋友越来越少了,老朋友和老熟人都应当怜悯我。

夜幕降临,我依然坐在船篷的窗口,看那一轮明月照亮了整个琴川。

【赏析】

这首《琴川道中》是宋代诗人陈允平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以“破暝烟”、“夕阳边”等词句,描绘了作者在琴川道中登临所见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山水的热爱之情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首联点出自己已过虞山多年,而今又在虞山脚下登临,破暝烟而见天光,可见诗人登高之速,以及此时此景的新奇。

颔联描绘的是登高所见的景色:沙岸上的行人正在细雾中行走,水边的村落,花儿开放了。这里的“残雾”、“人行”、“花发”、“夕阳”,都是诗人眼中之景,也是诗人心中所感。

颈联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晚年生活状态的一种感慨。随着年岁增长,交游的朋友越来越少,而那些曾经的朋友和老熟人们也渐渐离他而去,使他更加感到孤独和伤感。

尾联则是诗人在夜晚仍然坚持在船上观赏美景的情景。虽然已是月明星稀之夜,但仍有一轮明月高悬于琴川之上,照亮了整个大地。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琴川道中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热爱之情以及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感慨。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