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深山径马行迟,两岸丰林叫子规。
行客骤闻心独惨,无端忽起故园思。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对诗歌的写作手法、思想情感、诗句关键词语的含义以及诗歌的意境等进行赏析。解答此题时,首先读懂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诗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如衬托、渲染、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分析其表达效果。

“草深山径马行迟”,写山中景色:草丛浓密,山间小路上马行走迟缓,暗示出山中人迹罕至之状。“两岸丰林叫子规”,写山中物候:岸边的树林里传来了杜鹃的啼声。“子规”即布谷鸟,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常常用来象征哀怨之情。这里,诗人用“子规”来象征自己内心的哀怨之情。

“行客骤闻心独惨,无端忽起故园思”。这是诗人听到杜鹃声后的所感,由景入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行客骤闻心独惨”,写诗人听到杜鹃声后的内心感受:突然听到杜鹃声,使诗人心中感到悲伤。“无端忽起故园思”,写诗人听到杜鹃声后产生的思绪:不知何原因忽然想起远方的家园。

【答案】

①首句以景起兴,写出山中人迹罕至,环境清幽;②颔联通过描写景物来烘托人物心情,突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③颈联点明听到杜鹃声的原因,深化了诗的主题。译文:山路草丛浓密,马儿走得十分缓慢,两岸上郁郁葱葱的树林里传来了杜鹃的啼声。行人突然听到杜鹃声,心里感到很悲伤。没有原因地忽然想到远方的家乡。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写景的小诗,全诗写得很简洁,却写得很有情趣。作者抓住一个典型景象:“行客骤闻心独惨”,“骤闻”二字,写出了行客听到杜鹃声时的惊讶之情。而“独惨”则写出了行客此时的心情。“无端忽起故园思”,一句点出了听到杜鹃声的原因,也深化了主题,使读者产生共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