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向金阊折柳枝,临行赠别意迟迟。
欲知别后相思处,梦断匡山月落时。
# 送阙仪部之饶州
郭谏臣
晓向金阊折柳枝,临行赠别意迟迟。
欲知别后相思处,梦断匡山月落时。
注释:
- 晓向金阊:清晨的时候向金阊门(今苏州市阊门外的一条街)方向。
- 折柳枝:折下柳树枝条,古代风俗,在分别时赠与对方作为纪念。
- 临行赠别:即将离开时赠送礼物以示告别。
- 意迟迟:心情沉重,依依不舍。
- 匡山:位于江西南昌,因山上有匡庐山而得名。
- 月落时:月夜时分,常用来比喻思念之情深沉。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和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清晨之时,诗人在金阊门边折柳相赠,象征着对友人的不舍和祝福。“临行赠别”四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谊,也表达了对友人未来道路的美好祝愿。诗中的“欲知别后相思处”,巧妙地将思念之情转化为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使读者能够产生共鸣。最后,“梦断匡山月落时”一句,以梦境为载体,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哀愁和美感。
创作背景
郭谏臣,明代苏州府长洲人,字子忠,号方泉,更号鲲溟。嘉靖四十一年进士,授袁州司理。严世蕃在家乡分宜贪得无厌,往往假督抚之势强行索取,谏臣不阿不惧以处之。后内迁吏部主事。隆庆初屡陈时政,多所持正。官终江西参政。所作诗婉约清雅,有《郭鲲溟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郭谏臣与友人离别有关。
此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古人离别时的深情厚意。通过对“金阊折柳”、“临行赠别”等场景的精心描绘,以及“梦断匡山月落时”这样的意境设置,使整首诗歌情感饱满而又不失含蓄。这种艺术手法和情感表达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结语
郭谏臣的《送阙仪部之饶州》是一首表现离别之情的经典之作。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底蕴和对友情的重视。通过对“金阊折柳”、“临行赠别”等场景的描绘以及对“梦断匡山月落时”意境的营造,使得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这首诗不仅是对友人离别的深情怀念,也是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望。它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