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出南关道路赊,洞门幽胜信堪夸。
若非勾漏神仙府,定是清溪道士家。
天上蟠桃经岁月,岩前瑶草足烟霞。
刘郎去后无消息,留得丹炉伏火砂。
晓出南关道路赊,洞门幽胜信堪夸。若非勾漏神仙府,定是清溪道士家。
天上蟠桃经岁月,岩前瑶草足烟霞。刘郎去后无消息,留得丹炉伏火砂。
诗句注释
- 晓出南关道路赊:早晨离开南边的道路,道路显得特别长且遥远。
- 洞门幽胜信堪夸:洞口深邃而幽静,非常值得称赞和夸耀。
- 若非勾漏神仙府:如果不是位于勾漏的神仙府邸,那么一定是清溪旁的道士之家。
- 天上蟠桃经岁月:天上的蟠桃历经岁月依然鲜艳如初。
- 岩前瑶草足烟霞:岩前生长着瑶草,足以让人看到烟雾般的彩霞。
- 刘郎去后无消息:刘郎离去之后,没有任何消息传来。
- 留得丹炉伏火砂:留下了炼丹炉和用来镇压火焰的砂石。
译文
早晨走出南边的道路,感到特别地漫长和遥远,洞口深邃而幽静,非常值得称赞和夸耀。如果不是位于勾漏的神仙府邸,那么一定是清溪旁的道士之家。天上的蟠桃历经岁月依然鲜艳如初,岩前生长着瑶草,足以让人看到烟雾般的彩霞。刘郎离去之后,没有任何消息传来,只留下了炼丹炉和用来镇压火焰的砂石。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描绘了游刘仙岩时所见之美景与所思之情。首句“晓出南关道路赊”,通过描写早晨离开南关的道路,引出了对仙境的向往和期待。第二句“洞门幽胜信堪夸”,则是对仙境之地的赞美,不仅因其美丽,更因其神秘与不凡。
诗中的“若非勾漏神仙府”和“定是清溪道士家”两句,通过对两个可能的地点进行对比,既增加了诗句的悬念,也体现了诗人对仙境的想象与向往。第三、四句“天上蟠桃经岁月”,以及“岩前瑶草足烟霞”,则进一步展开了对仙境中自然风光的描绘,既富有诗意,又充满浪漫。
最后两句“刘郎去后无消息,留得丹炉伏火砂”,则转入了对往事的回忆与感慨。这里的“刘郎”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道教人物——刘安,他曾经在东南地区炼制长生不死之药,但最终未能成功,留下了“丹炉伏火砂”这样的传说。诗人在这里用“无消息”表达了对刘安下落的关切,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对仙境美好回忆的怀念以及对过去时光的追忆。
这首诗通过对刘仙岩仙境的描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更展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提醒我们珍惜当下,不忘初心,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