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沐恩荣侍禁闱,忠心曾受九重知。
孤云极目五千里,一日思亲十二时。
陟屺徒令增浩叹,趋庭应见遂归期。
嗟予久切高堂念,引领天南思欲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为给事中罗亨信所作的《瞻云》,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第一句:“自沐恩荣侍禁闱,忠心曾受九重知。”
- “自沐恩荣”:自从得到了恩宠和荣誉。
- “侍禁闱”:在皇宫内当差或侍卫。
- “忠心曾受九重知”:忠心耿耿地为国家尽忠。这里的“九重”是指皇宫,也指代国家。
第二句:“孤云极目五千里,一日思亲十二时。”
- “孤云”:形容自己像孤独的云一样。
- “极目”:极目远望。
- “五千里”:形容距离之远。
- “一日思亲十二时”:表示一天之中思念亲人的时间有十二个小时。
第三句:“陟屺徒令增浩叹,趋庭应见遂归期。”
- “陟屺”:登上高处,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 “徒令”:只能,白白地。
- “浩叹”:深深地叹息,感慨。
- “趋庭应见遂归期”:按照规矩应当回家,但未能如愿以偿。
第四句:“嗟予久切高堂念,引领天南思欲飞。”
- “嗟予”:我。
- “久切高堂念”:长久以来深深挂念家中的母亲。
- “引领天南”:仰望天空向南看,比喻想念家乡、家人的心情。
- “思欲飞”:想要飞翔,形容急切地想回家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家乡和亲人深切思念之情的诗。李商隐通过描绘自己在皇宫内侍奉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忠心耿耿为国家尽忠的情感。他看到远方的天空,想起了远在他乡的家人,心中充满了思念和牵挂。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家人的无限眷恋。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