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光夜夜烛三台,闻道春闱早晚开。
岂意徵书天上降,遂劳使者日边来。
暂停柳下青丝鞚,同醉花前白玉杯。
行望京华应咫尺,钟山云气接蓬莱。
诗句释义及注释:
- 奎光夜夜烛三台,闻道春闱早晚开。
- 奎光:指北斗七星之一,常被古人用来象征吉祥或权威。
- 三台:古代星宿名,位于北斗星区,象征着尊贵与成功。
- 此处可能暗指诗人的才华和地位得到了认可,即将在科举考试中有所表现。
- 岂意徵书天上降,遂劳使者日边来。
- 徵书:古代朝廷征召人才或征伐四方的命令。
- 使者:特派来传达命令的人。
- 天上降书和日边来使意味着皇帝的召唤,暗示诗人即将应征。
- 暂停柳下青丝鞚,同醉花前白玉杯。
- 青丝鞚(kòng):青色丝质的马具,用于骑马时固定缰绳等装备。
- 同醉:一起饮酒庆祝。
- 玉杯:珍贵的酒杯。
- 这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饮酒作乐的场景,反映了友情和喜悦。
- 行望京华应咫尺,钟山云气接蓬莱。
- 行望:行走中观望远方。
- 京华:古代对京城的称呼,这里代指京城或国家。
- 应:应当,应该。
-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 钟山:南京的一座山,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宫殿或寺庙建在那里。
- 蓬莱:古代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之一,常用以比喻仙境或理想的境地。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来成就的期待,以及希望有机会实现这一理想的愿景。
译文:
奎光照亮夜空三台,听说早春考试即将开启。
怎料天上传来征聘令,于是使者从日边赶来。
停驻柳荫下驾驭着青丝辔,共赴花前畅饮白玉杯。
行走中远望京城应在眼前,钟山云气仿佛连接蓬莱。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即将参加科举考试的喜悦与期待之情。首句通过“奎光”和“三台”两个意象,为读者描绘了一个充满吉祥与权威的氛围,预示着作者即将取得的成就。第二句“闻道春闱早晚开”则直接点明了时间背景和主题,即春天的科举考试。接下来的句子,通过“征书”和“使者”两个关键词,展示了皇帝对作者的青睐与重视,使得整个场景充满了荣耀感。最后两句则是对这种荣耀感受的进一步升华,通过“行望京华”和“钟山云气接蓬莱”两个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个人的情感体验,也有对国家和时代的关注,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