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陇西来未几时,谁人为办草堂资。
浣花溪上风光好,濯锦西江物色奇。
柳树和风莺语早,茅檐细雨燕归迟。
欲知工部忠君志,好读当年入蜀诗。
浣花草堂
秦陇西来未几时,谁人为办草堂资。
浣花溪上风光好,濯锦西江物色奇。
柳树和风莺语早,茅檐细雨燕归迟。
欲知工部忠君志,好读当年入蜀诗。
解析与译文:
浣花草堂:这是一个位于成都的著名园林,因其主人是唐代的杜甫而闻名。这里的“浣花草堂”意指一个以诗歌创作为主题的场所,杜甫常在此吟诗作赋。
秦陇西来未几时: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来自秦陇(古代中国西部)的感慨。秦陇地区地势高远,气候干燥,生活条件艰苦。但诗人用“未几时”来表示时间之短,突出了其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谁人为办草堂资:这句诗询问是谁为建立或维持这个文学场所提供了资金支持。这里反映了作者对于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和对社会贡献的渴望。
浣花溪上风光好,濯锦西江物色奇:描述了成都浣花溪和濯锦江的美丽景色,浣花溪是杜甫经常游玩的地方,濯锦江则是连接成都和重庆的重要水道。这两句展示了杜甫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家乡河流的赞美。
柳树和风莺语早,茅檐细雨燕归迟:通过细腻的描写,描绘出春天的景象。柳树在和煦的春风中摇曳,黄莺在枝头欢快地歌唱,燕子归来时雨丝蒙蒙,增添了一份宁静的氛围。
欲知工部忠君志,好读当年入蜀诗:这句诗表达了对杜甫忠诚于国家和人民的情感的钦佩。杜甫在晚年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至四川,他的诗作中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感,体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深深的爱。同时,这也是对杜甫诗歌的一种评价,认为他的诗歌能够真实地反映时代和社会的状况。
赏析:
这首诗是对诗人杜甫的草堂之作进行描述和解读。通过对草堂的景物描绘,展现了杜甫对家乡和国家的深情厚意。诗中的“浣花草堂”、“秦陇西来未几时”、“谁人为办草堂资”等词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也反映了他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视和对社会的贡献的渴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杜甫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