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国马生秦陇,汉代名驹出月氏。
争似天朝群厩盛,骅骝百万总权奇。
【注释】
周家国马生秦陇:周朝时期,秦国的马匹就已闻名于世。
汉代名驹出月氏:汉朝时期,月氏国的马匹也闻名于世。
争似天朝群厩盛:与唐朝的马厩相比,哪个更富有?
骅骝(huáliú)百万总权奇:宝马如“骅骝”般多,权力如“权奇”般大。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公元1276年(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作者送吴丁二太仆去京城,七首诗中,第一、二句是第一首,第三句是第二首,第四句是第三首,以此类推,最后两句是第七首。
这首诗是一首题咏名马的诗,从诗的结构看,这是一组咏物抒怀之作。诗人把历代名马比作月氏国和秦国的骏马,赞美了他们那无与伦比的卓越品质。
前四句是第一首,先写周代秦国的良马,再写汉代月氏的名马。这两句都是说名马。
“争似”一词,有两重意思:(一)名马众多;(二)名马出众。这里用反诘句式,突出名马之多,为下文铺垫。
后四句是从第三首到第七首。
第三首写唐宋以来名贵战马。“争似”,同上。
唐代的名贵战马,如“赤骥”(红马)、“银鞍”(银饰鞍具)、“锦鞯”(绣着花纹的马褥子)、“画馿”(画马鞍的马)、“玉勒”(玉制的马嚼子)等,在长安城内外驰走。
宋代名贵战马,有“乌骓”、“白”、“紫燕骝”、“青骊马”。它们驰骋疆场,勇往直前。
“争似”一词,又出现了。
“天朝”,指中国,也就是大唐帝国。
“群厩”,指皇宫里的养马房。
“天朝”与“群厩”相对照,突出了名马之多,为下句蓄势。
第四首写唐代名贵战马的威武雄姿。
“天朝”还是指大唐帝国,“群厩”仍是皇帝的养马房。
第五首写唐代名贵战马所创造的业绩。
“争似”一词,再次出现。
第六首写唐代名贵战马的辉煌成就。
“天朝”指大唐帝国。
“群厩”指皇帝的养马房。
第七首写唐代名贵战马的光辉形象。
“争似”一词再次出现。
【译文】
周家的名马诞生在秦岭,汉代的战马来自月氏。
谁能够像大唐帝国的战马一样,群马成行,权位显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