桄榔里外薛萝阴,隔一溪居便自深。
书屋总抛蔬地置,诗人多过板桥寻。
闲书野事收山叶,偶唤家僮聚水禽。
多少名流空眼底,得无迂拙属知音。
【解析】
此诗的注释,主要围绕“访”字来写,从作者的访友、访友的原因、访友的内容和访友的结果来分析。首联交代了地点,颔联交代了原因,颈联交代了内容,尾联交代了结果。
全诗以“访”为线索,描绘了一幅优美的风景画,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答案】
示例:
访李生池馆
桄榔里外薛萝阴,隔一溪居便自深。
书屋总抛蔬地置,诗人多过板桥寻。
闲书野事收山叶,偶唤家僮聚水禽。
多少名流空眼底,得无迂拙属知音。
译文:
在树丛中,槟榔树下,藤萝缠绕着篱笆,隔着一条小溪居住就感到格外幽静。因为远离尘嚣,所以把菜园子都让给了树木。我常在竹林中吟咏诗词,偶尔呼唤仆人去捕捕鱼虾。许多名流大儒,他们的目光只落在那些被竹叶遮掩的山水之间。我是不是太迂拙而没有知音呢?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作者隐居生活的诗。首联写环境,点明了隐居之地——一片充满生机而又清幽的山林。颔联写生活,表明自己远离尘嚣,过着与世隔绝的隐士生活。颈联写活动,写他喜欢在竹林中吟咏诗词,有时还召呼家人去打鱼捉虾。尾联写感慨,写那些名流大儒们的目光只落在那被竹叶遮掩的山水之间,而作者却像是个迂拙的人,没有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