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峰奇胜崆峒上,太守雄题石室中。
从此名山多令主,不须更倩白云封。
星岩二十景石室龙床
九峰奇胜崆峒上,太守雄题石室中。
从此名山多令主,不须更倩白云封。
注释:这二十处美景位于星岩,其中最奇特的是崆峒之上。郡守在这里题写了“石室龙床”的匾额。从这里开始,这里就成为了名山,不需要再请白云来封住它了。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星岩景色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星岩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郡守的敬仰之情。
九峰奇胜崆峒上,太守雄题石室中。
从此名山多令主,不须更倩白云封。
星岩二十景石室龙床
九峰奇胜崆峒上,太守雄题石室中。
从此名山多令主,不须更倩白云封。
注释:这二十处美景位于星岩,其中最奇特的是崆峒之上。郡守在这里题写了“石室龙床”的匾额。从这里开始,这里就成为了名山,不需要再请白云来封住它了。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星岩景色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星岩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郡守的敬仰之情。
【注释】 厓山吊古 其一:在今广东新会县南的厓山(即崖山)上,宋末元初诗人张世杰、陆秀夫等曾在此抗击元兵。“玉玺”指宋王朝的皇帝玺印。沈南海:沉没于南海。信国:南宋名将文天祥曾被封为信国公。丹心:忠贞之心。黯北燕:暗喻文天祥的忠心被元朝所不容,而黯然失色。惨澹:凄凉冷落。腥膻:指北方少数民族入侵时,中原地区受到战火的破坏,到处是血腥气味。幽陵:地名,位于今浙江余姚西南。千树空啼鸟:形容荒凉的景象
【注释】 扶胥口:即今江苏省南通市,是长江入海口处。 乾坤沧海功同大:指天地广大无边。 庙貌文章此更神:指庙宇的雄伟、建筑的精美。 碑有昌黎千古壮:指苏东坡所撰的《瘗钱文》碑。苏东坡在《祭黄州守伯固员外文》中有“公讳祖望,字元明,姓黄氏,以进士及第,官至端明殿学士”之语,可知伯固即其字。 云边铜鼓声初动:指雷声。 天外金轮色转新:比喻太阳初升。 涓埃浑未答皇仁:表示自己微薄的贡献,微不足道
这首诗是南宋末年的诗人文天祥在汴梁(今河南开封)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南宋灭亡的悲愤与无奈。 诗的第一句“汴洛山河亦壮哉”,意为汴州(今河南开封)和洛阳的山川河流也显得壮丽。这里的汴洛指北宋的都城汴京,即今天的开封市,洛阳则是指北宋时期的洛阳。汴州和洛阳都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繁荣的文明。 第二句“师班朔漠志难灰”,意为即使身处北方边疆,也无法磨灭收复中原的决心
【注释】 奉浮葛二仙:指道教传说中的浮屠(即佛)和葛翁。浮屠,佛教的译音。葛翁,传说中人面鸟身的人。《太平广记》引《洞天福地记》说:“葛仙翁者,不知何许人也。居罗浮山之阳,学道于浮屠。自号曰葛长庚,又号葛翁。……常饵术服气,年数百岁而形貌不衰。”后遂称长寿为“葛公”。朱明馆:汉代张衡《西京赋》:“立朱明之右门,经九曲之回廊。”注:“朱明,日之盛名也。”此处指宫中有朱明馆。 跨鹤并游沧海曲
【注释】 紫烟:紫色的烟雾楼峙:耸立 十二阑干:栏杆上的十二道横木。 珠树万行:比喻树木如珠,千枝万叶,高耸入云。 罗浮:山名,在今广东增城,传说秦始皇曾游此。 太史翁:指作者的朋友赵瀫阳太史。这里用“旧拉罗浮侣”暗指他过去曾与赵瀫阳一起游历过罗浮山。 颛蒙:愚昧无知的人。这里指自己的愚拙。 【赏析】 此诗作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春。当时作者与好友赵瀫阳太史同游于广州罗浮山之南的浮邱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通过描绘黄木湾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表达了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和敬意。 首句“临风几忆青罗境”,意思是在清风中回忆起曾经的青罗仙境,这里可能是指诗人过去的游历经历。 第二句“携手今游黄木湾”,意思是现在与朋友一起游览黄木湾,这里的“黄木湾”可能是诗人现在的居住地或者经常去游玩的地方。 第三句“五马光增灵锡地”,意思是五匹马的光华增添了灵锡地的神圣气息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希望。每句诗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内涵,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沉的情感。 “宋祚逢厓事总非,至今啼鸟怨芳菲。”这里的“宋祚”指的是宋朝的历史,而“厓山”则是南宋灭亡的地方。诗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这段历史的感慨,认为它总是充满了非议和争议,直到今天仍然有人为此感到悲伤和遗憾。而“啼鸟”则象征着那些因战争而失去家园的人们,他们的哀鸣声让人感到心疼。
这首诗描绘了太阳从海中升起的景象。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金乌初照扶胥口,赤焰先腾黄木湾。 - 金乌:古代传说中的太阳神鸟,这里指代太阳。 - 扶胥口:地名,位于今江苏省南通市境内,是长江入海口的一个港口。 - 赤焰:红色的火焰,这里形容太阳刚升起时的光线。 - 黄木湾:一个地名,可能是作者所在的地区。 - 译文:太阳刚刚从扶胥口升起,它的红色光芒先映照在黄木湾。 -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充满了诗意和美感。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1. 金轮飞出海东头,暗映沧波岛屿浮。 译文:金色的太阳在海上升起,照亮了波光粼粼的海面上的岛屿。 2. 黄木湾光天上下,白云山色日沉浮。 译文:阳光洒在黄色的沙滩上,天空和大海都被照亮;白云在山间飘荡,夕阳西下时又显得有些朦胧。 3. 人依蜃气披寒翠,花逐蟾光促酒筹。 译文:人们依靠海市蜃楼的景象寻找寒冷中的色彩
委佩凌风下五湖 白云珠水兴非孤 行携一鹤随青杖,坐握三花映玉壶。 舄度紫烟今亦昔,砂留丹井有还无。 重来人识浮邱伯,作赋何辞汉大夫。 注释: 委佩:佩戴佩饰 凌风:乘风 五湖:指太湖 白云珠水:形容景色美丽动人 青杖:黑色的拐杖 三花:指仙人或道人的花冠(也指道家的三个法宝) 紫烟:紫色的云气 丹井:红色的井 浮邱伯:传说中的仙人 汉大夫:汉朝的官员 白话译文: 佩戴着佩饰在风中飞翔
【注释】 星岩:山名,在福建福州市西北。二十景:石室龙床。星岩寺内有石室和龙床两处景观,故有此称。 电斧:闪电斧头,喻指开天劈地之能事。 阿石:即“阿芙蓉”,又名“阿芙蓉木”、“阿芙蓉树”。一种树木名。 雪崔嵬:形容山峰高耸入云,积雪皑皑。 珠:喻指泉水。 泠泠:形容溪涧水声清脆悦耳。 【赏析】 此诗为咏星岩寺的石室龙床。 写星岩寺的石室龙床景色奇特,仿佛有神力将其劈开。二句写石室内的龙床
星岩二十景,指的是庐山上著名的“二十景”,每景都有其独特的自然景观。石室龙床,是指庐山上的一处景点,有如龙般盘踞在岩石上的洞穴,形似古代的龙床。 西阆:指庐山,位于江西九江市境内。风澄宿雾收,形容庐山早晨的景色,清晨的云雾被风吹散,露出清晰的山峦。岩光滴沥翠如流,描绘了山岩上的绿意,如同清澈的水滴落下,使得山岩更加生机勃勃。落霞孤鹜齐飞处,形容夕阳下的景色,落日余晖与孤鹜一起飞翔
【解析】 本题考核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赏析句子的内容和思想情感注意从内容和结构的角度分析,抓住关键词句来分析作答。“星岩二十景石室龙床”中,“石室”指星岩山中的岩石洞窟。此联写石室,以仙掌、东皇、长挹、郁盘等词形容其高耸入云的气势,描绘出石室的宏伟壮丽。 【答案】 译文: 星岩山中有许多奇石洞窟,其中石室最为壮观,犹如仙境中的宫殿,令人神往。 注释: 星岩:在广东肇庆市东北。 仙掌:指石室。
大漠霜花缭乱飞, 御寒犹著汉宫衣。 此时紫塞和戎毕, 何日黄金赎妾归。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大漠霜花缭乱飞” - 词语解析:“霜花”象征着寒冷天气下的霜花,常在冬季出现;“缭乱飞”形容这些霜花在空中飞舞的样子,增添了一种凄凉而美丽的画面。 - 象征意义:这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隐喻了明妃(即王昭君)所经历的孤独与苦楚。大漠的寒冷与霜花的纷飞,反映了她在异域他乡的寂寞与无助。 -
《明妃词用储光羲韵·其一》赏析 《明妃词用储光羲韵·其一》是明代诗人郭棐的一首古诗。诗中描绘了一位美丽女子面对镜中的自己感到悲伤,她的美貌因君王的忽视而憔悴。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妆镜朝开只自悲,琵琶哀怨写新词。 这句诗描述了女子早晨照镜子时感到独自悲伤的情景。"哀怨"表达了她内心的悲痛和不满。 可怜玉貌都憔悴,不似君王顾盼时。 这句诗表达了女子对自己的美貌与地位的悲哀
诗句注释与赏析: - 圜丘陪祀:圜丘是古代皇帝祭天的地方,陪祀则是在圜丘祭祀时,其他官员和贵族也参与祭祀。这里的“陪祀”可能指的是圜丘的祭祀活动。 - 法驾清辰出建章:法驾是指皇帝出行时的仪仗队伍,清辰则指清晨时分。这句话描述的是皇帝从建章宫出发,前往圜丘进行祭祀的情景。 - 队前多是羽林郎:羽林郎是唐朝的一个禁卫军种,负责保护皇帝的安全。这句话可能是在形容皇帝出行时的威严和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