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势雄诸郡,奇踪閟二樵。
瀑从天属地,潭跨石为桥。
俗朴无今古,厓高失暮朝。
拟同吾子去,深处托鹪鹩。

【注释】

岳:山峰。

雄诸郡:使各郡的山势都显得雄伟壮观。

二樵:指两位樵夫,以比喻自己和友人林桐叔。

瀑从天属地:瀑布高悬,如从天而降。

潭跨石为桥:溪潭横架在巨石上。

俗朴无今古:指当地百姓朴实无华,不追求名利。

厓高失暮朝:崖岸陡峭,使人感到高深莫测。

吾子:我的好友。

拟同:准备。

吾子去:我和你一起去。

鹪鹩(jiāo liáo):一种小鸟,用细枝筑巢。比喻居处简陋,但有远大志向的人。

【赏析】
此诗是作者送别好友林桐叔归石岳时的赠诗。诗中赞美了朋友所居住的石岳,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友情。
首联“岳势雄诸郡,奇踪閟二樵。”写石岳之峻、之险,使各郡的山势都显得雄伟壮观。同时,也暗含了对两位樵夫的赞赏,他们不畏艰难,默默奉献自己的力量。
颔联“瀑从天属地,潭跨石为桥。”则进一步描绘了石岳的自然景色。瀑布从天而降,如同一条白色的绸带;溪潭横架在巨石上,仿佛一座天然的桥梁。这两句诗既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石岳的美丽景色,又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颈联“俗朴无今古,崖高失暮朝。”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石岳人文精神的赞扬。这里的“俗朴”并非指当地人生活贫苦,而是形容他们淳朴、善良,没有追求名利之心。而这里的“崖高”,则是指石岳之险峻,令人敬畏。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石岳人文精神的深深赞赏,认为石岳的人文精神是值得人们学习和传承的。
尾联“拟同吾子去,深处托鹪鹩。”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石岳的眷恋之情。诗人表示,他准备和好友一起前往石岳,在那里过着简朴的生活,追求着更高的理想。同时,他也表达了对石岳深深的眷恋之情,因为那里是他成长的地方,也是他的精神家园。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既展现了石岳的自然美景,又表达了对自然和人文精神的深深敬畏和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