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调谁能及,萧萧变徵寒。
酒中堪击筑,言外见如兰。
蝉露秋林浅,鹰风木叶残。
自知啼不敢,只有避人看。
高调谁能及,萧萧变徵寒。
酒中堪击筑,言外见如兰。
蝉露秋林浅,鹰风木叶残。
自知啼不敢,只有避人看。
注释:
- “高调”:指高尚的情操或高超的格调。这里指的是作者自己的高洁志向和情操。
- “萧萧”:形容声音凄凉、悲凉。这里是形容秋天的凄凉气息。
- “变徵寒”:指古代乐器变徵的音调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这里用来形容季节变换带来的寒冷气息。
- “酒中堪击筑”:在酒中击筑,是一种娱乐方式,也可以理解为借酒消愁。
- “言外见如兰”:言辞之外仿佛闻到兰花的香味。比喻言辞之中流露出高雅的情感或气质。
- “蝉露秋林浅”:蝉鸣声与露水的清凉交织在一起,使深秋的树林显得更加幽静。
- “鹰风木叶残”:秋风扫过,落叶满地,鹰鸟在天空中盘旋飞翔,形成一幅秋日景象的画面。
- “自知啼不敢”:自己知道自己的悲哀却不敢表现出来。形容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 “只有避人看”:除了躲避他人的目光外,别无他法。表达对某种情境的恐惧或回避。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画面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首句“高调谁能及”便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展现了诗人的高洁志向和情操。接下来,诗人通过对“萧萧变徵寒”、“酒中堪击筑”、“言外见如兰”、“蝉露秋林浅”、“鹰风木叶残”等自然景观的描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秋天世界。同时,这些自然景象又暗喻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恐惧。最后一句“自知啼不敢”更是将诗人的孤独无助和内心的痛苦情感推向了高潮,让人深感同情。整体而言,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一个诗人在复杂世界中的真实感受,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