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心初不与人言,二十辞家事世尊。
禽鸟就斋分石钵,猕猴同路上山门。
题诗空谷吟声应,宴坐秋潭瘦影翻。
此去八闽潮水上,荔支青榄似乡园。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发心初不与人言,二十辞家事世尊。
  • 解释:最初我决定不为世俗所动,二十岁时离开家乡去追随佛法。
  • 注释:发心(发起修行的决心),初不与人言(一开始不随便说话), 二十(二十岁), 辞家(离开家), 事世尊(追随佛法的教导)。
  1. 禽鸟就斋分石钵,猕猴同路上山门。
  • 解释:鸟儿们来到我的斋饭前各自占有一个石头碗,猴子们在山上的庙门上与我同行。
  • 注释:禽鸟(鸟类),就斋(来到我的斋饭前),分石钵(各自占有一个石头碗),猕猴(猴子),同路(与我在一条路径上)、山上门(在山门处)。
  1. 题诗空谷吟声应,宴坐秋潭瘦影翻。
  • 解释:我在空旷的山谷间吟咏诗句,声音回响,坐在秋天的水潭边,影子随着水波荡漾。
  • 注释:题诗(在空旷的地方吟咏诗歌)、空谷(空旷的山谷)、吟声(吟咏的声音)、应(回响)、宴坐(坐着)、秋潭(深秋季节的水潭)、瘦影(消瘦的影子、倒映在水中的身形)、翻(荡漾)。
  1. 此去八闽潮水上,荔支青榄似乡园。
  • 解释:此行将前往福建,那里的潮水和荔枝像故乡一样甜美。
  • 注释:八闽(泛指福建省或福建省的别称)、潮水(大海中的水波)、此去(此次出行)、荔支(荔枝)、青榄(橄榄,一种水果)、似乡园(像家乡一样的美味)。

整体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僧人在离家出走追求佛法的道路上的情景。通过具体的景象和情感的抒发,诗人表达了对佛法的虔诚信仰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中既有对自然界的细腻描绘,又不乏对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整体上,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禅意和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