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歌燕筑金台上,又泛朱厓大海中。
老脚天涯殊复健,白头吾道未终穷。
首春问路纤纤草,二月扬帆细细风。
此去乡南更千里,好音惟恨隔邮筒。

【诗句释义】

  1. 首句“曾歌燕筑金台上”:这里指的是诗人曾经在金台上唱歌的情景。燕筑,即燕子筑巢,常用来比喻辛勤劳作。
  2. 第二句“又泛朱厓大海中”:朱厓是指海南岛,这里用来形容诗人的行船在大海上航行。
  3. 第三句“老脚天涯殊复健”:这里的“老脚”指的是诗人自己,表达了诗人虽然年纪已高,但仍能行走天涯,不减当年。
  4. 第四句“白头吾道未终穷”: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求和追求,即使到了晚年,仍然坚持学习,没有达到自己的极限。
  5. 首句“首春问路纤纤草”:首春,指春季开始的时候。纤纤草,形容小草细嫩、柔弱。这句诗描绘了春天里,诗人向当地人询问道路的情景。
  6. 第二句“二月扬帆细细风”:这里的二月指的是春季的第二个月,也就是农历的二月底。扬帆,即扬起船只,准备出海。细细风,形容风很柔和。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春天的某个时刻,准备扬帆出海的情景。
  7. 第三句“此去乡南更千里”:乡南,指的是故乡南方。这句诗表明诗人即将踏上一段漫长的旅程,距离家乡有很远的距离。
  8. 末句“好音惟恨隔邮筒”:好音,指的是好消息、喜讯。邮筒,即信箱,用来投递信件的地方。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希望他们能够收到自己寄去的消息。
    【译文】
    曾歌唱燕子筑巢在金台之上,如今再次泛舟于朱厓大海之中。老脚踏在天涯海角依然强健,白发苍苍但学问之路未尽穷。
    初春时节向路人询问路途,二月时乘船顺风缓缓而行。此次出行离家乡南端还有更长的距离,期待着好消息只恨它要通过邮筒传递。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何孟门的深厚情谊和依依不舍之情。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韵味。
    诗人以“燕筑金台上”起兴,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接着,“又泛朱厓大海中”,诗人用“又”字表达了时间的推移和岁月的变迁,同时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人通过“老脚天涯殊复健”和“白头吾道未终穷”两句表达了自己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和对知识的追求永不停止的决心。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豁达胸怀,还传达出他对远方朋友的美好祝愿。
    诗人以“首春问路纤纤草”和“二月扬帆细细风”两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自己的行程安排。这两句诗不仅营造了一种宁静、美好的氛围,还表达了诗人对未来旅途的期待和憧憬。
    诗人以“此去乡南更千里”和“好音惟恨隔邮筒”两句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关切和思念之情。这两句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情感深度,还体现了他对友情的重视和珍视。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坚毅、豁达且充满诗意的形象,令人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