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连月得相亲,握别临期意倍真。
高盖南来持节客,二毛憔悴种瓜人。
羽林旧籍同声在,桃李新阴异代春。
书报高堂江汉上,为言沧海有遗民。

【注释】

《送樊简讨昆来还都》:这首诗是作者送樊简讨伐安南(今越南中北部)回朝的。诗作于唐武宗会昌六年(公元846年)。

连月:连续数月,即几个月。

高盖:指官车。

二毛:两鬓斑白,指老态。

羽林:指禁军。

江汉上:指长江、汉水一带,这里指故乡。

沧海:大海,这里指北方边境。遗民:被金人掳走的人民。

【赏析】

此为送别之诗,写诗人对友人回朝的欣喜和惜别之情。诗分三层意思。第一层:“论文连月得相亲,握别临期意倍真。”言自己与友人交往甚久,感情深厚。“论文”,即谈经论道,指谈论学术或政治问题。“连月”,数月,即几个月。“得相亲”,得到亲密无间的友谊,即情意相投。“论文”与“握别”相对应,“得相亲”与“临期意倍真”相呼应,说明友情深厚。“论文”与“临期”对仗工整,“相思”与“倍真”对仗工整,使诗句整齐匀称,朗朗上口。

第二层:“高盖南来持节客,二毛憔悴种瓜人。”言友人从南方而来,身负朝廷使命,为国效力。“高盖”,指高大的车盖,借喻使者身份尊贵,地位显赫,也形容仪仗威武。“持节”,古代出使外郡,持符节为凭据。“二毛”,指双鬓斑白,指老态。“种瓜人”,指樊简,他原是种瓜的农民,后当了县令。诗人用典,以“高盖南来持节客”与“二毛憔悴种瓜人”相对照,突出表现了樊简由贫贱而显贵的变化。

第三层:“羽林旧籍同声在,桃李新阴异代春。”“羽林”,指禁军的行列名。“旧籍”,指樊简原来的官职和资历。“羽林旧籍”与“桃李新阴”相映衬,突出樊简由平民百姓而成为朝廷重臣的变化。“同声”与“异代春”“同声”与“异代春”对偶,突出表现了樊简由平民百姓而成为朝廷重臣的变化。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前后连贯,首尾照应,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及对友人功成名就的祝贺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