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花如簇映钩膺,廿四春风片席承。
沧海尚悬丹阙梦,归程初泊石门灯。
橐中长物无过砚,卷里新诗半为僧。
七洞天前野人宅,几时携杖更同登。
陈恭尹《再次前韵送徐方虎太史》
江花如簇映钩膺,廿四春风片席承。
沧海尚悬丹阙梦,归程初泊石门灯。
橐中长物无过砚,卷里新诗半为僧。
七洞天前野人宅,几时携杖更同登。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乡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首联“江花如簇映钩膺,廿四春风片席承”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江图景,江边的花朵繁盛如同簇拥的群星,而微风中似乎带着春天的气息和温暖。这一句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春天的美好,同时也象征着与友共度的时光珍贵且难忘。
颔联“沧海尚悬丹阙梦,归程初泊石门灯”则转入更为深沉的主题。这里诗人运用了“悬”和“初泊”等词汇,传达了一种对未来可能重逢的期待和对当前分别的无奈。沧海象征着广阔的世界,而丹阙则是神话中的天宫,二者结合暗示着友人归乡之路虽远,但心中的愿景却如同天上的宫殿一般遥远而美好。
颈联“橐中长物无过砚,卷里新诗半为僧”则具体描写了友人携带的物品以及他的文学创作。砚台是文人必备之物,代表着学问和文思;新诗则反映了友人的文化素养和艺术追求。这两句不仅展示了友人的才华和学识,也体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
尾联“七洞天前野人宅,几时携杖更同登”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祝愿和对再次相聚的期望。通过“野人宅”这一意象,诗人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氛围。而“携杖更同登”则意味着无论何时,诗人都愿意与朋友一同攀登,共享生活的点滴。这不仅是对友情的赞美,也是对生活美好的共同追求。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它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跨越时空的友谊见证,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感恩相遇。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首诗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静下心来反思人生哲理、感受人情冷暖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