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处问阳回,但觉残年万物催。
关外虎头无定远,世间人面有牛哀。
颇疑孤竹移贪水,真信昆池是劫灰。
赤地比来馀万里,青春不到白龙堆。

《春感十二首次王础尘·其五》是陈恭尹的作品,通过对春天的描写和感慨,表达了对时光飞逝、人事变迁的深刻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不知何处问阳回”:诗人在询问春天的到来,但不知道从何开始寻找,可能是由于年岁已高,对季节变化不再敏感。

  2. “但觉残年万物催”:岁月如梭,不知不觉中,一年又一年地过去了,万物都在催促着时间的流逝。

  3. “关外虎头无定远”:关外的地方,如同一只没有固定目的地的野兽,意味着生活的不确定性和漂泊的无定所。

  4. “世间人面有牛哀”:世间的人面,就像一头疲惫的牛,充满了沧桑和哀愁。

  5. “颇疑孤竹移贪水”:怀疑孤竹国的玉杯被贪婪的水夺走了其价值。

  6. “真信昆池是劫灰”:真心相信昆池(指古代的祭祀场所)是被烧成灰烬的地方。

  7. “赤地比来馀万里”:赤地千里,形容大地荒芜,景象凄凉,暗示着战乱或灾难后的荒凉。

  8. “青春不到白龙堆”:青春年华无法回到过去,只能留在现在,而白龙堆可能是指一种失落的记忆或理想。

此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理解和哀叹。通过对诗句的解读和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