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榆回首望朝晖,隙驷光阴迅若飞。
一世有言同结舌,百年无日不开扉。
每愁酒尽莺花满,预喜春生笋蕨肥。
击壤自今歌帝力,杖藜还著住山衣。

春感十二首 其一

桑榆回首望朝晖,隙驷光阴迅若飞。

一世有言同结舌,百年无日不开扉。

每愁酒尽莺花满,预喜春生笋蕨肥。

击壤自今歌帝力,杖藜还著住山衣。

注释:

  1. 春感十二首:指《春游夜宴桃猿园序》中的十二首诗。
  2. 桑榆:太阳落山的地方,这里比喻晚年。
  3. 回首望朝晖:回头看夕阳的余晖。
  4. 隙驷:指车马奔驰如箭一般。
  5. 一世有言同结舌:一生中说的话都被说哑了。
  6. 百年无日不开扉:一百年没有一天能打开家门。
  7. 预喜春生笋蕨肥:提前高兴春天来了,笋和蕨长得又肥又嫩。
  8. 击壤自今歌帝力:现在敲着土块唱歌歌颂皇帝的恩德。
  9. 杖藜还著住山衣:拄着拐杖穿着住山的衣服。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绩的代表作之一,共十二首,这是其中第一首。全诗通过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对人生、社会的独特理解和看法,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和才华。
    首句“桑榆回首望朝晖”,以夕阳西下的景象起兴,暗喻自己的晚年生活。桑榆是夕阳的颜色,代表着人生的暮年;回头望向朝阳,寓意着对未来充满希望。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于晚年生活的感慨,也暗示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第二句“隙驷光阴迅若飞”,形容时间过得极快,如同飞驰的马车一般。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短暂和无常的认识。
    第三句“一世有言同结舌”,描绘了诗人在面对某些事情时,虽然想说却无法表达出来的情景。这句话既表达了诗人的内心痛苦和挣扎,也揭示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
    第四句“百年无日不开扉”,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他认为人的生命有限,每一天都是珍贵的,应该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
    第五句“每愁酒尽莺花满”,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春日景色,但诗人却感到忧愁和遗憾。他感叹自己已经过了壮年,不能再像年轻时候那样尽情享受美好的时光,而只能看着美丽的景色暗自伤神。
    第六句“预喜春生笋蕨肥”,则表现了诗人对于春天到来的喜悦和期待。他觉得春天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也是他能够重新振作起来的时候。
    最后一句“击壤自今歌帝力”,则是诗人对皇帝的感激之情。他认为皇帝的恩德就像大地一样宽广无边,他要用歌声来赞美皇帝的恩德。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既有深刻的哲理内涵,又有丰富的情感表达,是一首优秀的咏物抒情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