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及承平记土风,先朝人物足称雄。
可能地气来从北,欲挽狂澜尽向东。
负郭席门贫孺子,襄阳耆旧老庞公。
交情两世还谁在,长忆吾翁与若翁。
喜廖南炜自都门挈家归里二首
犹及承平记土风,先朝人物足称雄。可能地气来从北,欲挽狂澜尽向东。
负郭席门贫孺子,襄阳耆旧老庞公。交情两世还谁在,长忆吾翁与若翁。
【注释】
犹(yóu):仍然。承平和:承平盛世。
负郭:背城。席门:指茅屋草舍。
耆(qí)旧:年高德厚的老年人;老人。
长忆:长久思念。吾翁:我的父亲;我的伯父。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好友廖南炜的劝勉诗。全诗分两层意思。第一层主要写廖南炜归乡后的生活和遭遇。第二层主要写廖南炜的为人以及诗人对廖南炜的怀念之情。前半部分写廖南炜回到故乡后的境况,后半部分写作者对其的劝勉。
诗歌开篇两句“犹及承平记土风,先朝人物足称雄”表达了诗人对廖南炜归乡后的欣慰之情。诗人通过回忆承平盛世的景象,赞美了廖南炜的才华和品德,表达了对友人回归家乡生活的美好祝愿。
接着两句“可能地气来从北,欲挽狂澜尽向东”则展现了廖南炜面对困境时的态度和勇气。这里用“地气”比喻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需求,表达出诗人希望廖南炜能够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的决心。而“欲挽狂澜尽向东”则暗示了廖南炜在面对困难时所展现出的坚定信念和果敢决断。
接下来的两句“负郭席门贫孺子,襄阳耆旧老庞公”则是对廖南炜家乡生活的具体描绘。诗人通过对廖南炜家乡自然环境、风俗人情的描述,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廖南炜的家乡风貌和文化传承。同时,也借此表达了诗人对廖南炜家乡的深情厚意。
最后两句“交情两世还谁在,长忆吾翁与若翁”则是对两人友情的感慨和期许。诗人通过回忆自己与廖南炜的深厚友情,表达了对廖南炜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借此抒发了诗人对于未来岁月的期待和祝福:希望廖南炜能够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这首诗通过赞美廖南炜的才华和品德,表达了对其回归家乡生活的美好祝愿;通过描写廖南炜家乡的自然风光和文化传统,展现了其家乡的独特魅力;通过抒发对两位好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相互怀念之情,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