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世遗骸涨海边,首丘唯赖子孙贤。
客来岭外三千里,泪滴棺前十二年。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及赏析:

  1. 诗句释义
  • “两世遗骸涨海边”:这里指的是詹意友的父亲和祖先已经离开人世,他们的遗骸被海水淹没。“遗骸”指的是已故者的身体遗骨,“涨海”则是指大海,海水因潮汐而上涨。
  • “首丘唯赖子孙贤”:这句话的意思是,詹意友只能依靠他的子孙贤能来照顾和安放先人的遗骸。这里的“首丘”指的是坟墓或墓地,“首”指头部,“丘”是山的意思。
  • “客来岭外三千里”:描述了有客人从远方而来,来到岭外的地方,距离有三千公里之遥。这可能意味着家人和朋友不远万里来参加葬礼。
  • “泪滴棺前十二年”:泪水不断地落在棺材前面,持续了十二年。这个动作表达了对逝者的无尽哀思和不舍之情。
  1. 译文
  • “两代人的遗骸在海边随波逐流,唯有靠后代子孙的贤能来照料。”
  • “当有客自远方跋涉而来,行程长达三千里路,只为前来送别。”
  • “我在此悲痛欲绝,泪水如同断线珠子般地落在棺材之上,已有十二年之久。”
  1. 赏析
  • 情感表达的深度:诗中通过“两世遗骸”和“唯赖子孙贤”的表述,深刻表达了对家族成员离世的悲痛以及对其后代的期望与依赖。这种情感的深度和复杂性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挣扎和无奈。
  • 语言艺术的魅力:诗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两世遗骸”、“客来岭外”,以及“泪滴棺前十二年”等,这些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悲伤的场景之中,感受诗人的情感波动。
  • 文化内涵的丰富: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家族成员的哀悼之情,还隐含了对传统文化和家族观念的传承和尊重。通过描写家族成员的去世和后代的贤能,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于孝道的重视和家族纽带的维系。这种文化内涵的丰富为诗歌赋予了更加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陈恭尹的《送詹意友之潮阳扶其父祖旅榇还闽二首》以其深沉的情感、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清代诗词中的佳作。这首诗不仅是对逝者的怀念,更是对生者的一种鞭策和激励,展现了陈恭尹深邃的思想和卓越的文学才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