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仙子玉髯髭,老笔能飞屈铁枝。
正是雪消明月落,罗浮山下梦醒时。
【注释】
朱玉树:即朱德润,字玉森。
画梅:指以画法作梅花的诗。见贻:赠送。
谢:感谢。
赏析:
是诗人对朱玉树赠他的画梅诗的酬答之作。此诗首联赞美朱玉树的画艺高超,颔联赞扬他笔力雄健,尾联则赞颂他的诗才。全诗在赞赏的同时,也流露出了作者对自己才华的自惭形秽之情。
玉堂仙子玉髯髭,老笔能飞屈铁枝。
正是雪消明月落,罗浮山下梦醒时。
【注释】
朱玉树:即朱德润,字玉森。
画梅:指以画法作梅花的诗。见贻:赠送。
谢:感谢。
赏析:
是诗人对朱玉树赠他的画梅诗的酬答之作。此诗首联赞美朱玉树的画艺高超,颔联赞扬他笔力雄健,尾联则赞颂他的诗才。全诗在赞赏的同时,也流露出了作者对自己才华的自惭形秽之情。
【注释】 黄落:落叶。亦复好:还是美好的样子。青青将若何:青青的柳枝又怎么样呢?受人怜不久:被人怜爱,不会长久。当路折偏多:被人们折断在路中间的很多。艳节:美好的节操或节义。虚往:空有其名。严霜:秋日里结霜的天气。金城:指长安。旧栽处:曾经种下的树苗的地方。蹉跎:失意、不遇之意。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棵柳树的命运,表现了诗人对柳树的同情和惋惜之情。全诗用典贴切,寓意深刻,语言精练。
【解析】 1.“别杨无见因柬冈州同人”:告别杨无见,因为要给冈州同人写信的缘故。柬,书信;冈州同人,指作者的朋友。 2.“结束远行迈,未行先送君”:我即将结束这段长途的旅行了,还没有出发呢,你却先送我走了。结束:结束旅程;迈:行走、出发。 3.“秋江下白露,今夜向黄云”:秋天的江水在早晨落下了白露,现在又飘起了黄色的云彩。下白露,天将亮时,江上出现白色露珠;夜向黄云,夜晚天空中的云朵呈现出黄色。
注释: 1. 夫婿远邀勋,金鞍西入秦。 夫婿(丈夫)远赴战场,邀请荣誉和功勋,骑着金鞍马向西进入秦地。 2. 空闺见新月,终夜惜青春。 家中的闺房中看到了新月,整个晚上都因怀念青春而感到惋惜。 3. 似镜难全掩,如眉不解颦。 如同镜子一样难以全部掩盖,如同眉毛一样无法完全舒展。 4. 为衔将落影,持照未归人。 就像月亮的影子要被带走,拿着它照耀着没有回来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描述了与友人久别重逢的情景。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词释义: 送涤公 涤(tí)公到城久,忽忆丘中琴。 涤(tí)公,即指涤净心灵的朋友或知己。他来到城里已经很久了,忽然间想起了我们在山中的那段美好时光,我们经常一起弹琴,谈论着山水之间的事。 积雪移孤棹,寒湘共此心。 “积雪”和“寒湘”都是用来形容环境的,分别指的是山上的积雪和江上的寒冷湘水。“孤棹”是指孤独地划着小船
宿罗克生 衡山三十里,樵子识君家。 一路杉松雨,开门桃李花。 乍逢如宿昔,未老亦烟霞。 叹息青灯夜,春衣冷欲加。 注释: 1. 衡山:即南岳衡山,位于中国湖南省衡阳市南部,是中国五岳之一。 2. 三十里:形容距离远。 3. 樵子:指砍柴的农民或樵夫。 4. 识:知道、明白。 5. 一路:指从某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路径或旅程。 6. 杉松雨:形容雨落在杉树和松树上的情景。 7. 开门桃李花
诗句释义: 1. 山阳逢亡友蔡艮若生日感赋:山阳,指的是地名,通常是指现今的江苏镇江或安徽的马鞍山地区。亡友,指已经去世的朋友。蔡艮若的生日,即蔡艮若的出生或纪念日。 2. 夭寿各归尽,三年悲亦衰:夭寿,这里可能指的是人的寿命,但更可能是对生命的哀叹。各归尽,每个人都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悲亦衰,悲伤也随之而衰退。 3. 胡然既死后,转忆始生时:胡然,可能是对某种现象或事物的描述。既死,表示已经死亡
次凤阳逢中秋 未到问沽酒,早投城北闉。 莫令亡国月,得照渡江人。 世薄功名士,秋销战伐尘。 馀生付樽杓,留醉上车轮。 【注释】: 次:第二首。 凤阳:古县名,在今安徽凤阳。 逢:遇见。 樽杓:酒器。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宣宗大中五年(851)。诗人自注曰:“余为进士时,与李商隐同游。”是说这首诗是在他任秘书省正字的时候所作。“次凤阳逢中秋”一句写自己初到凤阳时的情景。“未到问沽酒”
【注释】 归舟四首其一:此诗写诗人在江汉地区久居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厌倦官场、渴望回归田园的强烈愿望。 积雨:连绵不断的春雨。 江汉绿:江汉地区的春天,江边和汉水一带都披上了新装,一片绿色。 杨柳初:刚刚萌发的新芽儿刚露出头来。 芳菲:花木繁盛的季节。 复尔:又如此。 少壮:年富力强的时候。 已全虚:早已消磨殆尽。 白发:指人的年迈,这里指自己的头发变白了。 何得:怎么能? 得:能够,可以。 易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卖驴 归鞍太行下,南及汉川湄。 远历风霜苦,难为蹇劣姿。 在予常惜力,于汝亦忘疲。 去落他人手,筋骸愁自兹。 注释解释: - 卖驴:诗名,可能指的是一首关于卖驴的诗歌。 - 归鞍太行下:回到太行的脚下。太行山位于中国北部,是一条重要的山脉。 - 南及汉川湄:向南到达汉水的岸边。汉水是中国长江的支流之一。 - 远历风霜苦:经历了长期的风霜困苦。
注释: 1. 长淮:指淮河,位于中国东部。 2. 月:这里指的是月光。 3. 此是故人心:这里的“故人”指的是诗人过去的恋人或老朋友。 4. 万里送行者:指远行的人,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亲人。 5. 徘徊:在这里,徘徊是指徘徊在树林之间,无法前进或后退。 6. 维舟:指的是停船。 7. 怅前别:怅然若失地回忆起以前分别的情景。 8. 把酒恋同斟:指在一起饮酒,共同品尝这杯酒。 9. 自我不相见
注释: 题山带遗画为郑珠江 石边丛菊晚香深,澹墨淋漓惜似金。 自是故人先有意,报君一片岁寒心。 译文: 石边的菊花在傍晚时分散发出浓郁的香气,淡雅的水墨仿佛是金子一样珍贵。 你总是提前给我留下画作,就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我。 因为你知道我对你的感情深沉而真挚,所以才会早早地给你留下这份心意。 赏析: 这首诗是郑珠江赠给好友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一幅秋天的菊花图,表达了他对朋友深深的感情和期待
诗句释义:南天积雨乱红飞,岭北山川绿尚希。莫恋长安为客乐,驷车须念过桥归。 译文:南方的天空被雨水打乱了红色的枫叶,而北方则是苍翠的山峦和绿色的草地。不要因为长安的生活太过于安逸而忘记了回家的路,马车应该记得过桥后返回。 赏析:这首诗是陈恭尹在送别朋友云石时所写,表达了他对友人深深的祝福与期盼。诗中的“南天”和“北地”分别象征着朋友即将离开的两个地方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干所要求赏析的诗句,然后结合全诗内容分析其形象的特点以及表达效果。 “南天积雨乱红飞”,写诗人送别友人云石时的情景。诗人在送别的时刻,面对南天的乌云密布、细雨纷飞的景象,不禁想起自己曾经在南国游历,看到过那如画的美景和美丽的红叶,而如今却要告别了。这里的“南天”指诗人曾经游历的地方,即南方;“积雨”、“乱红”
一天烟霭何方雨,满径寒篁昨夜风。 中有高人呼不出,早莺飞处月蒙蒙。 注释: 何方雨:何处的雨水。 寒篁:竹。 呼不出:呼唤不到。 蒙蒙:模糊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的景象,诗人在竹林中漫步,突然看到一只早莺飞过,月光朦胧,仿佛是竹林中的高人呼唤他而不得。整首诗语言简练,富有意境,充满了清新、自然的气息
沈左臣惠墨竹赋柬五首其一: 数竿浓淡复纵横,静对萧萧似有声。 翻译:几根竹子的浓密与疏朗交错纵横,静静地面对风中萧萧的声音。 注释:浓淡:指竹子的粗细不一;纵横:交错排列;萧萧:风吹竹林发出的声音。 赏析:诗的开头描绘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画面,竹影婆娑,随风摇曳,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顽强和不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竹子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脱物外、心无旁骛的境界。同时
注释: 老树斜倾又复生,小枝化作怒龙形。 随意挥笔写下霜节,不必等待他人记录。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老干欹斜折复萌的小枝,比作怒龙的形象。通过比喻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竹子的生长状态和顽强的生命力。同时,诗人还表达了他对竹子的喜爱之情,认为竹子无需他人记录其凌霜之节,自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