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产由来百粤殊,柔条婀娜亦军需。
东南竹箭曾无价,不数当年董泽蒲。
越台新柳诗十首和王础尘
赏析与解读陈恭尹笔下自然之美
- 物产由来百粤殊,柔条婀娜亦军需
- 注释:描绘岭南地区丰富的物产及其对军队的重要贡献。
- 赏析:此句表达了岭南地区物产的丰富多样,以及这些物产在军事上的重要性。
- 东南竹箭曾无价,不数当年董泽蒲
- 注释:比喻岭南竹子的价值无法比拟,与董永种蒲的故事相比。
- 赏析:通过对比,强调了岭南竹子的独特价值,以及它在当地经济和文化中的地位。
- 越台新柳诗十首和王础尘·其一
- 原文:濯濯清姿不易形,岭南霜树未凋零。
东皇行处无人见,凭仗高枝著意青。
- 译文:岭南的柳树依然保持着它的清秀姿态,尽管经历了寒冷的霜雪也没有凋零。东皇太一经过的地方没有人看到,只能依靠这棵高耸的柳树枝条,让自己的身影更显青翠。
- 赏析:此诗以清新脱俗的语言,展现了岭南春日里柳树的美丽,同时暗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坚守不渝的精神。
- 越台新柳诗十首和王础尘·其二
- 原文:南国风光好,西江碧水长流。
春风拂面暖,万物生光辉。
- 译文:南方的风景非常美丽,西江的水波碧绿且流动不息。温暖的春风轻轻拂过脸颊,让万物焕发出生机和光彩。
- 赏析:此诗通过对南方自然风光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 越台新柳诗十首和王础尘·其三
- 原文:杨柳依依舞春风,江南烟雨润如丝。
翠屏山色映红妆,花间流水声细碎。
- 译文:杨柳在春风中轻轻摇曳,江南的烟雨如同丝线般细腻。翠绿的屏风山色倒映在红妆女子的脸上,花丛中的流水声音轻柔而清晰。
- 赏析:此诗以细腻的语言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景,通过色彩、声音等元素的运用,营造出一种温馨浪漫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感受和深刻理解。
- 越台新柳诗十首和王础尘·其四
- 原文:春风吹拂绿梢头,柳絮轻飘如雪飘。
燕子双飞绕庭阁,桃花笑靥迎人潮。
- 译文:春风吹拂着柳树的嫩芽,柳絮轻轻飘落如同雪花一般。燕子成双结对地飞翔,绕着庭院的阁楼飞旋;桃花绽放出美丽的笑脸,迎接着人群的到来。
- 赏析:此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春天里大自然的美好景象,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和春天的魅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越台新柳诗十首和王础尘·其五
- 原文:柳岸风清波影摇,绿杨垂钓静无扰。
渔舟唱晚归帆远,一片宁静入眼梢。
- 译文:柳树岸边微风吹过水面波纹荡漾,垂钓者静静地坐着享受这份宁静。傍晚时分渔舟归来,帆影渐行渐远,整个湖面显得更加宁静祥和。
- 赏析:此诗以优美的意境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湖边景色,通过具体的场景刻画,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之情。
- 越台新柳诗十首和王础尘·其六
- 原文:翠屏山下春光好,桃红柳绿竞妖娆。
溪边漫步寻芳迹,心随花香到云端。
- 译文:翠屏山下的春天景色格外迷人,桃花和柳树都开得如此鲜艳美丽。在溪边的草地上漫步寻找春天的痕迹,心情随着香气飘向了云端。
- 赏析:此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氛围,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 越台新柳诗十首和王础尘·其七
- 原文:春风吹过柳梢头,柳絮飘飘似梦游。
蝴蝶翩翩舞花间,春意盎然入画楼。
- 译文:春风轻轻吹过柳树的嫩梢,柳絮在空中飘舞像是在梦中游走。蝴蝶在花朵之间翩翩起舞,春天的气息浓郁得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
- 赏析:此诗以春天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美丽动人的景象,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诗意。
- 越台新柳诗十首和王础尘·其八
- 原文:柳叶轻扬随风舞,莺啼燕语报春晖。
人间四月芳菲尽,唯有垂柳依旧翠。
- 译文:柳叶在春风中轻轻摇曳,仿佛随风起舞;莺鸟和燕子在春天中欢叫,为春日增添了无尽的生机。在这个四月的季节里,虽然其他花儿已经凋谢,但是垂柳依然保持着它那翠绿色彩。
- 赏析:此诗通过对春天的细致观察和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揭示了自然界生命力量的顽强和春天的永恒。
- 越台新柳诗十首和王础尘·其九
- 原文:柳岸春深绿意浓,垂柳依依伴夕阳。
江边老翁独钓寒,思绪万千随风散。
- 译文:在春日的黄昏时分,柳树岸边绿意盎然,垂柳依依伴随着夕阳的余晖。江边的一位老翁独自垂钓于寒冷之中,他的思绪随着风儿四处飘散。
- 赏析:此诗以夕阳下的老翁为画面,通过具体的景物和细节的刻画,传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美的感悟。
- 越台新柳诗十首和王础尘·其十
- 原文:东皇行处无人见,凭仗高枝著意青。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东风夜放花。
- 译文:东皇太一经过的地方没有其他人看见,他只倚靠着这棵高大的柳树枝条,让自己的身影显得更加青翠。当春风得意时,马蹄疾驰而过,一夜之间春风带来了百花盛开的景象。
- 赏析:此诗以春风为线索,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命力的赞赏之情。同时,也寓意着人生的得意时刻和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