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暗藤荒路欲迷,一重山度一重溪。
枯槎偃蹇如人立,蛮语侏{牜世}似鸟啼。
花底雨晴飞蛱蝶,水边冬暖见虹霓。
只应风味堪题处,三寸黄柑压树低。

普安道中

竹暗藤荒路欲迷,一重山度一重溪。

枯槎偃蹇如人立,蛮语侏{牜世}似鸟啼。

花底雨晴飞蛱蝶,水边冬暖见虹霓。

只应风味堪题处,三寸黄柑压树低。

注释:

  • 普安道中:指在普安县的路途之中。
  • 竹暗藤荒:竹子昏暗,藤蔓荒芜。
  • 路欲迷:道路即将被遮蔽。
  • 一重山度一重溪:形容路途遥远,山峦叠嶂,水流曲折。
  • 枯槎(chá)偃蹇(yǎn jiǎn):枯萎的木筏弯曲挺拔。
  • 枯:干枯。
  • 槎(chá):一种用于渡河的工具。
  • 偃蹇:挺拔、不屈。
  • 如人立:像人站立一样。
  • 侏{牜}(wěi yōu):形容声音低沉而悠长。
  • 蛮语侏{牜}:少数民族的语言,听起来如同鸟儿叫声。
  • 花底:花丛下面。
  • 雨晴:下雨后天气晴朗。
  • 雨晴:雨过天晴。
  • 飞蛱蝶:蝴蝶飞舞。
  • 蛱(jiá)蝶:蝴蝶的一种,翅上有彩色的花纹。
  • 水边冬暖见虹霓:冬天的水边温暖如春,可以看见彩虹。
  • 见:显现。
  • 冬暖:冬天温暖如春。
  • 只应:只有。
  • 风味:这里指当地的风俗和特色。
  • 风味:特指地方的风土人情。
  • 堪题处:适宜题写的景致或事物。
  • 三寸黄柑压树低:形容果实饱满、成熟,挂在树上很低的样子。
  • 三寸:形容柑橘的大小。
  • 压树低:果实压得树枝都低下了。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旅途风光的诗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普安道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首句“竹暗藤荒路欲迷”描绘出一条幽深的小径,周围是茂密的竹林和藤蔓,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接着“一重山度一重溪”进一步描绘了山路的蜿蜒曲折和河流的回绕交错。

接下来的两句“枯槎偃蹇如人立,蛮语侏{牜}似鸟啼”则更具体地刻画了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枯萎的木筏弯曲挺拔,就像是一个人站立在那里;而那少数民族的语言,听起来如同鸟儿的叫声,让人感到新奇而又有趣。

诗的后半部分继续描写沿途的自然景色。“花底雨晴飞蛱蝶,水边冬暖见虹霓”描绘了雨后天晴时,花丛下蝴蝶翩翩起舞的美丽景象;冬天的水边温暖如春,可以看见彩虹的景象也令人赏心悦目。这些自然景色不仅展现了作者对美景的赞赏,也反映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最后两句“只应风味堪题处,三寸黄柑压树低”更是强调了这首诗的独特之处。这里的“风味”指的是当地特有的风俗和特色,而“三寸黄柑压树低”则是对当地特产——黄柑的形象描绘,它成熟饱满,挂在树上很低,正好适合作为题写的材料。这不仅展示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也表达了他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和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