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山色晃帘栊,玉殿高居阿母宫。
青鸟未归空夜月,碧桃初绽又春风。
泠瀼不救相如渴,狡侩犹思曼倩工。
便欲寻仙还自笑,茂陵衰草夕阳中。
注释:
过回中谒王母宫:在回中谒见王母。回中,即回纥国。王母,即西王母。回纥,古族名,今维吾尔族。回纥与唐同为少数民族,所以称回纥为“番”;唐代回纥入居京师长安(今西安),称为“回鹘”。回纥首领曾来朝拜。王母,指西王母。
水光山色晃帘栊:水光山色晃动着窗户上的帘子。
玉殿高居阿母宫:玉制的宫殿高高地矗立在西王母的宫里。
青鸟未归空夜月:青鸟没有回来,只有明亮的月光陪伴着。
碧桃初绽又春风:粉红色的桃花刚刚绽放,又是春天的气息。
泠瀼不救相如渴:冷清的泉水不能解救司马相如的口渴。
狡侩犹思曼倩工:狡猾的商人仍然记得曼倩的聪明才智。
便欲寻仙还自笑:就想寻找神仙,却自己先笑了出来。
茂陵衰草夕阳中:茂盛的陵墓上衰败的野草在夕阳下显得更加凄凉。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前四句写景抒情,后四句以反语作结,抒发了诗人对现实不满的心情。
首联“水光山色晃帘栊”,写诗人来到西王母宫中时所见之景。西王母居住在一个美丽的仙境,四周环山环绕,山上有流水,山下有绿树,景色十分迷人。诗人站在窗前,看到外面的世界如此美丽,不禁感慨万千。这里的“晃帘栊”指的是风吹动窗帘,让外面的美景进入屋内,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颔联“青鸟未归空夜月,碧桃初绽又春风”,继续描绘了西王母宫中的景象。青鸟是西王母的使者,它飞来飞去,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惊喜。而碧桃则是春天的象征,代表着生机和活力。诗人看到青鸟飞来,看到桃花盛开,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期待。然而,当青鸟离开后,只剩下孤独的夜晚月亮;当桃花凋谢后,又迎来新的春天。这种变化让人感慨万分,也让人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颈联“泠瀼不救相如渴,狡侩犹思曼倩工”,诗人用反语表达了他内心的矛盾和纠结。司马相如曾经因为才华横溢而被汉武帝赏识,但是他的才华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而现在的商人虽然聪明机智,但是他却陷入了困境。诗人用这两个例子来讽刺那些只注重利益而不注重才能的人,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这些人的不满和批评。
尾联“便欲寻仙还自笑,茂陵衰草夕阳中”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想要追求仙道,但是却先笑了起来。这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追求只是徒劳无功,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而当他想到自己已经衰老的容颜和颓废的生活时,更是感到心酸和无奈。这种情感表达得非常真实和深刻,让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通过描绘西王母宫中的美丽景色以及诗人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诗人用自己的经历和感悟来启发读者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