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苇沧浪外,翻同汗漫游。
僧归临水寺,客上泛湖舟。
天地容疏散,烟波任去留。
机心何处尽,沙上有盟鸥。

【解析】

此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前四句写舟行湖上,后四句写泛舟湖中所见。诗中以水为景,以舟为物,以人为主体,通过“舟行”“泛舟”等动作的描写和环境的渲染,写出了诗人在湖上泛舟的情趣,同时也表现了一种悠然、闲适的心情。全诗语言自然流畅,意境清新明丽,给人以美的享受。

【答案】

(1)泛:泛舟,泛指泛船。沧浪:波涛。外:以外。翻同汗漫游:意谓在浩淼的湖面上任凭船儿荡漾,像汗流浃背地在漫游。汗漫游:指畅游。汗,汗水。

(2)僧:僧人。归:回来。临水寺:靠近水边的寺院。上:登上。沙上有盟鸥:意谓在沙洲上与飞鸟结盟。盟鸥:即盟鸥,指盟誓与鸥相约永不分离。

译文:

一叶舟在浩瀚的水面上飘荡,就像汗流浃背地在漫游。

僧人回来时,登上了水边的寺院,客人们登上了泛舟。

天地容疏阔,烟波任去留。

机心何处尽,沙上有盟鸥。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作者泛舟湖上的诗作。诗人用笔细腻,把泛舟湖上所见所感描绘得栩栩如生,读来令人如见如闻,有身临其境之感。

首联“一苇沧浪外,翻同汗漫游”,写舟行湖上,水天一色,浩渺无边。一叶扁舟,荡漾于无际的湖面之上,好像在汗流浃背地漫游。“一苇”,指小舟;“沧浪”,指浩渺无边的水。诗人用“沧浪”二字形容湖水,既突出湖水的浩渺,也暗含着诗人心情的激荡。诗人在湖上乘舟而行,心境开阔,神思飞扬。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泛舟的情景写得生动传神,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颔联“僧归临水寺,客上泛湖舟”,紧承上文,继续描写泛舟湖上的所见所感。“僧归”、“客上”,分别指僧人回到寺院和客人乘坐船返回。“临水寺”,靠近水的寺院,这里指泛舟之地。“泛湖舟”,泛指泛船。诗人由湖面之景转向湖上之人,进一步刻画泛舟时的情境。这两句诗紧扣题目中的“泛湖”一词,从泛舟的地点、时间和人物几个方面进行描述,使整个诗句层次分明,内容完整。

颈联“天地容疏散,烟波任去留”,承接上文,进一步描绘泛舟时的情景。诗人将天地比作一个整体,强调天地之间的联系。“天地容疏散”,形容天地广阔、浩渺。“烟波任去留”,意思是任凭烟波随我漂泊。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胸怀宽广、志向远大的性格特点,又体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豁达态度。诗人通过对天地、烟波等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自己豁达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的精神风貌。同时,这两句诗还暗示了诗人在湖上泛舟时的心情。

尾联“机心何处尽,沙上有盟鸥”,点题并抒发感慨。“机心”,比喻世俗之心。“盟鸥”,指结伴飞翔的白鸥。诗人借用白鸥结伴飞翔的形象,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这两句诗既是对前面诗句的总结,又是诗人对人生道路的反思。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人生哲学——追求自由、超脱世俗。同时,这两句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