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泛双流水,仙源此路真。
斗牛逢汉使,鸡犬识秦人。
石照潭中月,花明谷口春。
下都吾自得,何用怅迷津。
【注释】
泛泛:水波流动的样子,形容水流平缓。
仙源:神话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代传说中的双源洞。
斗牛:斗宿和牛宿,古人认为天上的星宿分属东西二帝,故以“斗牛”借指天宫。汉使:汉代派遣到西域去出访的使者。鸡犬:鸡鸣狗吠,泛指平民百姓。识:认识,了解。石照潭中月,花明谷口春:石头在月光下投映在水中,花木在春光里显得格外鲜艳明亮。
下都:指长安,当时诗人被贬谪到了长安,自称自得。怅迷津:惆怅迷茫,不知所往。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六年(811),诗人因上书论事得罪了权贵而受牵连,从江州(今江西九江)被贬至忠州刺史。途中经过双源洞时写下了这首诗。
首联点题,写双源洞的神奇之处,是诗人对这一奇观的赞美。
颔联写景,描绘了双源洞一带的自然美景,是诗人对这一奇观的赞美。
颈联写人,诗人在这里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双源洞一带自然景色的美丽动人。
诗人在此表达了他对仕途失意的感慨,同时也抒发了他在官场上的愤懑不平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