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始蓬山阳,所喜得沮洳。
诵读虽不废,耰播事恒豫。
频滋望岁忧,宛与尧年遇。
离毕匝炎月,银潢复东注。
生事止一身,惄饥衡五虑。
不如登东樵,析薪八桂树。
杂诗
经过开始在蓬山的南面,所喜欢得到的是沮洳。
诵读虽然不能废弛,锄草播种的事情常常是提前预备。
频频滋长了对岁月的担忧,宛若遇到尧年一样。
太阳绕着离毕星转行一个月,银河再次向东流淌。
生事只限定于一身,烦闷和忧虑横亘五方。
不如登上东边的山,砍下桂树八颗枝桠。
经始蓬山阳,所喜得沮洳。
诵读虽不废,耰播事恒豫。
频滋望岁忧,宛与尧年遇。
离毕匝炎月,银潢复东注。
生事止一身,惄饥衡五虑。
不如登东樵,析薪八桂树。
杂诗
经过开始在蓬山的南面,所喜欢得到的是沮洳。
诵读虽然不能废弛,锄草播种的事情常常是提前预备。
频频滋长了对岁月的担忧,宛若遇到尧年一样。
太阳绕着离毕星转行一个月,银河再次向东流淌。
生事只限定于一身,烦闷和忧虑横亘五方。
不如登上东边的山,砍下桂树八颗枝桠。
病起种竹四首其二是明代诗人区怀瑞的一首古诗,下面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释义并附上相关的赏析: - 诗句释义: 1. 案牍销尘海:指的是官府中堆积如山的文件,尘埃遍布。 2. 此君方外期: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友人寄寓了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的理想。 3. 树人无剪伐:比喻不刻意去修剪或改变事物自然的发展,保持其本来状态。 4. 退食伴委蛇:意指在闲暇时与朋友一起悠闲地聊天,没有拘束。 5. 密箨云中见
注释: 强起,勉强起床。何事:什么事。开轩,打开窗户。冰署,指清凉的早晨。竹日,指竹林中的阳光。翠云,指翠绿色的云朵。龙孙,指龙形的小动物。凤尾,指凤凰尾巴的形状。照藜火,指点燃藜草取暖。 赏析: 首句“强起亦何事”,表达了诗人勉强起床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天气寒冷或是身体不适。这句诗通过对“强起”和“何事”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依然坚持生活的坚韧精神。 次句“开轩冰署西”,描绘了诗人打开窗户
紫盖洞寻东旭不值 紫盖山,是庐山的一座名峰,位于江西星子县西北。山上有紫盖寺、紫盖观等古迹。此句写登山寻访,却因日上东方而未果。 译文:在紫盖山寻找旭日升起的地方,结果未能遇到。 赏析:“紫盖”指代的是庐山,而“东旭”则是指太阳从东方升起。诗人在此表达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期待,同时也透露出一丝遗憾。 注释:紫盖:庐山的一个山峰。东旭:东方初升的太阳。 紫盖洞寻东旭不值 紫盖山
【注释】 搴(qiān):拔取。蓝:一种香草,又名“泽兰”。云岊:即张云岊。堆蓝:山名,位于今河南禹县西南。 双缄:两封书信。漳水:在今河北省。葛陂:在今河南省禹县南。龙:指龙蛇。蒲鞭:用蒲草搓成的鞭子,这里借指游手好闲的人。 【赏析】 《送张云岊入堆篮》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首联写张云岊入山采香,自己则留在山下作赋吟咏;颔联写二人相遇的情景,互表心意;颈联写两人的友情深厚
【注释】 ①蓝:指山洞。洞在蓝山上,故称蓝洞。 ②上岩:山崖。幽:深邃,幽深。 ③“云烟”句:指洞内的云雾缭绕,石壁上生长着千年古藓,显得秋意浓重。象:传说中能通晓佛法的圣物。 ④迹:痕迹。龙、象:传说是龙王、象神留下的踪迹。 ⑤圣贤:指孔子、老子等古代圣贤的遗像和遗迹。 ⑥石乳:钟乳石。花迸:钟乳石因水流侵蚀而裂开成花状。 ⑦龛:石窟中的小室,这里指石窟内供奉的佛像。香:指燃烧的香炉。 ⑧积劫
【诗句释义】 瓦灯:古代的照明器具,用瓦做成。 薪穷兰麝后:指烧柴时,香气四溢,如同兰麝之香。 焰劫几销沉:火焰在燃烧,几乎要消失殆尽。 得借此陶力:借这陶炉的力量。 应知不昧心:应当知道,不会迷失方向。 光舍一珠藏:光华中,一颗宝石隐藏其中。 烟袅九龙阴:烟云缭绕,犹如九条龙在阴暗处盘旋。 若并铜荷影:假如和铜荷叶的影子一起。 终怜古翠侵:终究是喜爱那被岁月侵蚀而显得苍翠欲滴的样子。 【译文】
注释: 岂有灵妃过,将无蒋诩同。 意思是:“哪里有像王羲之那样高雅的文人来欣赏这些竹子,难道就没有像蒋诩那样的高人来欣赏这些竹子吗?” 数枝湘水北,三径峡云东。 意思是:“有几枝竹子长在湘江北面,三道小径通向峡谷云雾之中。” 花事檀栾外,桐声律吕中。 意思是:“花草的事情在山野之外,桐树的声音在律吕之间。” 吟篁非仿吏,畚锸自田翁。 意思是:“吟咏竹林不是为了模仿官吏
【诗句注释】 1. 相忆报平安:相互思念,希望对方平安。 2. 何如径里看:在近旁观看。 3. 思浮金沆瀣:思念如浮在空中的金色露水。 4. 且卧碧琅玕:暂且躺卧在绿色的玉树(指竹)上。 5. 濯粉将风笑:洗涤着白粉迎接春风,好像在嘲笑。 6. 捎烟及夏寒:随风飘动,带来夏日的凉爽。 7. 预愁东海客:预先担心东海之滨的客人。 8. 点简为渔竿:简化竹简,作为钓鱼竿。 【赏析】
柴紫庵贻庸上人 擘壁久禅定,不知春草黄。 锡前断人迹,天外闻空香。 海藏真乘少,花宫历劫忙。 何能滞言义,于世作津梁。 注释: 柴紫庵:指僧人,名不详。贻庸上人:即贻庸法师,为僧号。 擘壁:指在壁上开凿,形容修行者刻苦修持。 禅定:指禅宗的静坐冥想,达到心无杂念的境界。 锡前:指僧人随身携带的一种金属容器,用于存放佛珠,以示清净之心。 天外:指天空之外,形容境界高远。 空香:佛教用语
登仲宣楼 历史与现实交织见证,文化与风景共融 1. 诗作背景 - 诗人史谨生平及时代背景 - 仲宣楼历史和命名由来 - 襄阳作为三国古地的历史地位 2. 诗句原文 - “石削玉阳平”:描述仲宣楼地理位置特征 - “楼簪百堞城”:描绘楼的雄伟与结构特点 - “三秋屈子地”:借用屈原故事增添文学色彩 - “十载仲宣名”:表达对王粲历史功绩敬仰 3. 译文解析 -
【译文】 清晨,背向故乡出发,心中充满惆怅。薄云散去,早晨的阳光洒满山岭。小岛树木,映衬着晨光。回环曲折的小河上,划着轻便的木船,水波荡漾,疾如飞。含情凝睇着流水中的沙洲,我沿着山岗,一路游览。连绵不绝的群山,被一层淡淡的白雾笼罩,幽暗的山谷,被一道浓密的阴气遮蔽。人们常说,吉祥之兆应当出现,谁知却自取其祸。重泉穿地轴,穴石摧天纲。遁火无终已,流金铄炎荒。祇同砂砾用,宁思草木伤。薮泽有馀悲
走笔云杜乞王幼度刺史磬口蜡梅 仙人作令梅花村,雪香日日披泉源。 烟霞十载卧云杜,千株万株写梅园。 我来奔车汉水曲,却笑灌园机不足。 玉丛冰窖漫经过,恰值松房春酒熟。 恍惚已是姑射居,飞云顶上觅精庐。 踏溪弄影皆千叶,宝光五色层相于。 此际春镫且莫然,此时璧月照初筵。 啁嘈翠羽作良夜,醉乡蝶梦徒翩翩。 楚越之吟无不可,欲护洛幡迷处所。 嚣埃判隔已经年,惟有城头候烽火。 襭黄缀枝繁更新
【注释】 百神:百神,指各种神仙。觞(shāng):酒樽。祝融,传说中炎帝的别号,也是神话传说中的火神和水神。王登:《列仙传》记载,王登是汉代人,善吹箫。双成:传说中的神名,与董双成为一人。青鸟:传说中传递消息的神鸟。莱子:指春秋时鲁国隐士菜人,相传曾梦见有仙子教他乐。石室:指道家修炼的地方。大千:佛教语,指三千大千世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嵩山之巅仙境景象以及仙人欢庆、宴乐的情景
韩孟郁招同诸子集鸡鸣寺阁 山榭冠云堞,夕晖四望通。 香雨古梵歇,薄烟初挂笼。 开尊待兰月,解带谡松风。 萧瑟递遥响,泠然宾御中。 孤清照溪练,群碧引湖筒。 长言振万壑,竞爽凌秋空。 金波泛淮渎,玉峙颓华嵩。 西园杳千古,河朔将无同。 谁能效楚能,饮泣新亭东。 别渚遵来鸿
《诗经·大雅·卷阿》是一首赞美周宣王的诗。全诗共七章,第一章写周宣王对贤臣的赏识和任用。第二、三、四章分别以“有熊”之鸟起于平楚(即中原)为喻,赞扬宣王能发现并重用贤才;又借“僷僷其章,肃肃其羽”两句,描绘出贤臣的威仪和风采。最后一章写贤臣的远行,以及宣王对他们的期望。 以下是这首古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plaintext 送弟叔永入北雍 送给弟弟叔永,让他去北方太学深造 有雍者鸟
【注释】 桂:指桂花。峭:高峻的山崖。珠泓:指清澈的水潭。琛:美玉,比喻有才德的人。文明:文化修养。诞:出生。我家先:我们家族先祖。滃浡:盛大的样子。子墨:孔子弟子颜渊、孟轲等。丕承:继续继承。芬苾:芳香。哲弟:才智出众的弟弟。昭:光明照耀。上京:京城。 【译文】 桂林的山崖挺拔,水潭里的清流晶莹。我们家族先祖生得有才,文化修养又好又高。 他生下我们这个家庭,孔子的门徒颜渊、孟子都继承了他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