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蘖作侬衾,持冰置侬枕。
城乌夜夜啼,苦寒不成寝。

【诗句释义】

染黑了柴火来烧我,用冰块来代替我的被。

城楼上的乌鸦夜夜啼叫不停,使我难以忍受这种苦寒而无法入眠。

【译文】

点燃着木柴为我缝制被子,把冰放在了我的枕头上。

夜晚城楼上的乌鸦不停地啼叫,让我难以忍受这严寒而难以入睡。

【赏析】

《子夜歌》是南朝民歌中比较有名、流传较广的一首。诗中以女子的口吻抒发自己的相思之情。诗人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地刻画了思妇对远方丈夫的深情怀念,以及因思夫而产生的孤独感、寒冷感和失眠感。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首句“染蘖作侬衾”,意思是将未完全燃烧的柴草染成黑色的,用来制作被子。这里的“侬”字是“我”的意思,表达了女子对自己情感的强调,体现了女子在爱情中的主动与执着。同时,也暗示了女子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次句“持冰置侬枕”,意思是将冰块放置在自己的枕头上。这里的“冰”字,不仅代表了寒冷的温度,更暗喻了女子内心的冷漠与凄凉。同时,也暗示了女子对于爱情的渴望与无奈。

第三句“城乌夜夜啼”,意思是夜晚的城楼上乌鸦不断地发出哀鸣。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意象,将“夜夜啼”的城楼乌鸦,转化为女子思念丈夫的形象。通过这样的转化,使得整首诗歌更加富有情感色彩,也更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最后一句“苦寒不成寝”,意思是因为寒冷而无法入睡。这句诗直接表达了女子因思念丈夫而产生的孤独与无助。同时,也揭示了爱情对于人的重要性,只有拥有爱情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温暖与幸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