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示登高作,悲怀独有君。
家贫违故里,书远寄秋云。
地僻山寒早,江空猿啸闻。
往时落帽兴,愁绝孟参军。

注释:

  1. 忽示登高作,悲怀独有君。突然收到您的诗歌,心中充满悲愤之情。
  2. 家贫违故里,书远寄秋云。家境贫穷,无法回乡,只好将书信寄往远方。
  3. 地僻山寒早,江空猿啸闻。这里地势偏僻,山势寒冷,早晨的阳光还未升起,而长江上的猿猴已经开始啼叫。
  4. 往时落帽兴,愁绝孟参军。回想起过去在襄阳时,我也曾因为秋风而感到愁绪难解。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思乡之情的五言古诗。诗人在收到苏母舅寄来的九日诗后,深感悲痛和孤独,于是写下了这首《答苏母舅以九日诗见寄》。
    首联“忽示登高作,悲怀独有君。”是说突然收到您登山赋诗的赠答诗,我心中充满了悲伤和孤独的情感。这里的“登高”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的心情,也可以理解为他所处的环境。
    颔联“家贫违故里,书远寄秋云。”是说家中贫困,无法回到故乡,只能将书信邮寄到远方。这里的“故里”可以理解为家乡,也可以理解为故乡的人。
    颈联“地僻山寒早,江空猿啸闻。”是说这里地势偏僻,山势寒冷,早晨的阳光还未升起,而长江上的猿猴已经开始啼叫。这里的“地僻”、“山寒”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环境的无奈和孤独感。
    尾联“往时落帽兴,愁绝孟参军。”是说回想起过去自己在襄阳时,也曾经因为秋风而感到愁绪难解。这里的“孟参军”可以指孟浩然,也可以指其他古代文人,具体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
    整首诗通过描述诗人收到苏母舅的诗歌后,深感悲伤和孤独的情感,以及对环境的无奈和孤独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