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弟心如岁,忧时发欲星。
衣裳带月入,涕泪及秋零。
小邑歌鸿雁,高原起鹡鸰。
忽闻颂声作,频使客愁醒。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形象特点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和评价文章的基本能力。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和思想感情,重点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通晓大意;二是要注意作者在诗中运用的艺术手法;三是要注意作品表达的思想情感。同时还要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此诗为《奉使北征》,是一首边塞诗。“闻郡国被灾”四句,点明题旨,抒发忧国情怀。诗人从国家大事写到个人遭际,由忧念国家写到兄弟情深,层层推进,层层深化,最后以“遥有此寄”收束,言外之意,希望朝廷能体恤东平王之劳苦而有所作为。
【答案】
译文:听说郡县遭灾,我的弟弟拮据荒政百尔劳瘁,遥有此信。忆弟心如岁,忧时发欲星。衣裳带月入,涕泪及秋零。小邑歌鸿雁,高原起鹡鸰。忽闻颂声作,频使客愁醒。
赏析:
全诗可分为三层。首层(一、二):写自己对国家的忧虑。“闻郡国被灾”四句,点明题旨,抒发忧国情怀。这几句的意思是:听说郡县遭受灾害,我的弟弟拮据荒政百尔劳瘁,遥有此信。忆弟心如岁,忧时发欲星。思念弟弟的心情犹如年复一年一样,担心时局动荡像星星一样不停地闪烁不定。第二层(三、四):写自己在边疆的处境和感受。“衣裳带月入”一句,写自己身披戎装,夜渡黄河进入边关,衣襟上还带着月光。“涕泪及秋零”一句,写自己因忧国而悲伤落泪,泪水滴到秋露上结成了冰。第三层:写自己的归途和对朝廷的期待。“小邑歌鸿雁”一句,写自己回到故乡后听到大雁南飞的消息时,不由得想起远在边疆的弟弟。“高原起鹡鸰”一句,写自己看到高原上的野鸡相互追逐,联想到兄弟之间应该相亲相爱。“忽闻颂声作”一句,写自己听到朝廷的褒奖声时,心情激动得不能自已。“频使客愁醒”一句,写自己因为听到朝廷的褒奖声而感到非常高兴,以至于高兴得连客人也感到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