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有秦台客,遗氛住绛霄。
忽传飞凤引,独下彩云朝。
奈此远游意,怅然仙路遥。
乘鸾无处所,瑶管若为调。

注释:

客中听刘季德吹箫:在客人中间听到刘季德在吹箫。

昔有秦台客,遗氛住绛霄:从前有个秦台的客人,他的余音留了下来,就像被风吹到了天上。

忽传飞凤引,独下彩云朝:突然传来了一阵仙乐,像是凤凰在引导,独自飞下了彩云之上。

奈此远游意,怅然仙路遥:但是这远游的心意让我感到惆怅,仙路遥远让人难以抵达。

乘鸾无处所,瑶管若为调:乘坐着鸾鸟却找不到地方停留,玉笛如何弹奏出美妙的旋律。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以刘季德的箫作为主题,描绘了一幅美丽的仙乐画面。

首联“昔有秦台客,遗氛住绛霄”描绘了曾经有一个秦台的客人,留下了他的余音,就像被风吹到了天上去。这里的“遗氛”指的是客人的余音,而“绛霄”则是指天宫。这一联通过描绘天宫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仙人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颔联“忽传飞凤引,独下彩云朝”则进一步描绘了仙乐的场景。诗人听到了一种如同凤凰引路般的仙乐,就像是一只巨大的彩凤在天空中飞翔,引领着他走向了彩云之上。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音乐的力量放大,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形象。

颈联“奈此远游意,怅然仙路遥”则是诗人内心的抒发。他虽然听到了仙乐,但是却无法像仙人一样自由地行走在仙路上,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惆怅。这里的“奈此远游意”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旅行的渴望和追求,而“怅然仙路遥”则展现了他对仙路的向往以及无法到达的无奈情绪。

尾联“乘鸾无处所,瑶管若为调”则是对前文的总结。诗人虽然看到了仙人的生活,但是却不能像他们一样自由地飞行和演奏乐器。这里的“乘鸾无处所”表达了诗人对于仙人生活的羡慕和向往,而“瑶管若为调”则是对于如何演奏出如此美妙音乐的疑惑和困惑。

整首诗通过描绘仙乐的场景和表达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一幅美丽的仙境画卷。同时,诗人通过对仙乐的描述和对自由的渴望,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