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寺一钟鸣,悠然幽思生。
泉声和梵语,林影共僧行。
藤叶溪烟积,松花石路平。
禅房暂栖息,已觉旅魂清。

这首诗描绘了晚至圆通寺的所见所感。以下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1. 晚至圆通寺(晚归寺庙)- 这是第一句,描述诗人在一天的工作或活动结束后,回到了寺庙。”晚归寺庙”表明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宁静。

  2. 入寺一钟鸣(听到寺里的钟声)- 进入寺庙后,首先听到的是钟声。这里的”一钟”表示时间,可能是指傍晚或者某个特定的时刻。”鸣”字描述了钟声的响起,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3. 悠然幽思生(内心悠然而生出的幽深思考)-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寺庙中内心的平静与沉思。”悠然”形容心境闲适、自在,而”幽思”则暗示着深沉的思考或对某些事物的内在理解。

  4. 泉声和梵语(泉水声和梵文诵读的声音)- 这句诗通过声音的描绘,展现了寺庙内的宁静和祥和。”泉声和梵语”意味着自然与宗教的和谐共存,泉水潺潺,梵文低语,给人一种心灵净化的感觉。

  5. 林影共僧行(树影与僧侣行走的影子相映成趣)- 这句话描述了寺庙周围的自然环境,以及僧侣们行走的身影。”林影”指的是树木的影子,而”僧行”则指僧侣们行走的状态。这样的场景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6. 藤叶溪烟积(藤叶在溪流上积累如烟雾)-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藤叶随着溪流飘落,像是被烟雾覆盖。这种景象既增添了诗意也体现了大自然的美。

  7. 松花石路平(松软的地面上铺满了松花,石阶平整光滑)- 这里描述了寺庙内部的地面状况。松花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石阶的平整则给人一种清新、整洁的感觉。

  8. 禅房暂栖息(在这临时的禅房里稍作休息)- 这最后一句表明诗人在寺庙中找到了暂时的栖息之地。”暂栖息”传达了暂时停留的意思,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修行和冥想的重视。

  9. 已觉旅魂清(感觉旅途的疲劳已经消散)- 这是整首诗的结尾,表达了诗人在圆通寺的这次经历中,感受到了内心的宁静和平复。”旅魂清”意味着旅行者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回归到了最初的宁静和清明。

这首诗通过对圆通寺内外环境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纷扰、寻求心灵平静的意境。诗人以简洁的文字,勾勒出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宗教场所,让人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和心灵的慰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