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晴天气好,况在楚江秋。
岸迥晨烟敛,山门晓树稠。
沙禽随棹散,浦日共萍浮。
羁思方无已,劳歌慰远游。

【注释】

荆门:指荆州,今湖北江陵。荆门山在荆州城北,因关羽失荆州而名。晓霁:清晨雨过天晴。沙禽:水鸟。浦日:指太阳。劳歌:慰劳的歌,此指船夫唱的劳动号子。羁思:羁旅思乡之情。

【赏析】

《自荆门放舟晓霁作》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末,当时杜甫流寓江陵。首联写景,颔联叙事,颈联写景,尾联抒情。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感人,是一首反映民生疾苦的佳作。

“新晴天气好,况在楚江秋。”开篇两句写自己乘船出发时,正是初秋的晴天,阳光明媚,气候宜人。“况在楚江秋”,这一句既点明地点,又渲染出楚地秋天的典型环境。“楚江”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这里特指江陵。“楚江”二字暗合题意,说明此行是在荆州一带。

第三联写江上风光:“岸迥晨烟敛,山门晓树稠。”这是诗人在船上看到的景色。晨烟在江面上逐渐消散,岸边上的树木密集,一丛丛,一片片,显得格外浓密,生机勃勃。“岸迥”“山门”都是指江边或山边,“晨烟”、“晓树”都是写江边、山边早晨的景色。这两句写得生动活泼,饶有趣味。

“沙禽随棹散,浦日共萍浮。”这是诗人在船上看到的景象,也是诗人的联想。“沙禽”即沙滩上栖息的水鸟,“棹”“萍”都是指船桨划动水面时泛起的水波纹。诗人由“沙禽”“浦日”想到“棹”“萍”,“沙禽”与“浦日”相映成趣,“棹”“萍”与“沙禽”相映成趣,使整首诗显得和谐优美,富有情趣。

尾联“羁思方无已,劳歌慰远游”抒发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羁思”即羁留思乡之情;“劳歌”即劳苦之歌,指船夫唱的劳动号子。《后汉书·王符传》:“劳歌愁单,栖遑三朝。”李贤注引如淳曰:“言行役之人劳苦,歌声凄切,愁思满怀。”杜甫此时身在江陵,心情十分郁闷,他想到家乡,想到亲人朋友,想到自己的前途命运,想到国事家事,想到个人身世遭遇,心中充满了忧伤和惆怅。他想到这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唱起了劳苦之歌来安慰自己,也安慰远在他乡的亲人和朋友。

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动人。诗人通过描绘景物、刻画细节,表现了自己的思想感情。诗人以简洁的语言、丰富的内容写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使诗歌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