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城阴晦积,宫路水云宽。
只道天为漏,何时上得乾。
潦侵三辅阔,溜挟九陵寒。
却忆怀襄世,居然悲念攒。

【注释】

京师:指京城长安。阴晦积:阴暗而多雨。宫路:皇宫中的大路。天为漏:天上像漏壶一样漏水,比喻雨水多。上得乾:爬上高高的台阶,登上高处。潦(lào):雨水积聚的地方。三辅:西汉时以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地为京畿地区,故称三辅。九陵:长安附近有九座帝王的陵墓。却忆怀襄世:想起汉怀帝和晋元帝的时代。怀襄:指汉怀帝刘义符。晋元帝司马睿。居然:竟然。悲念攒:悲伤的思虑聚集在一起。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在一次大雨中所作。诗人通过描绘长安城阴晦的天气,宫路上积水泛滥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国事的忧心,以及个人遭遇的不幸。

首句“京师苦雨作”直接点题,表明诗人所处之境。京师,即京城长安,是当时的政治中心,也是诗人生活与创作的主要场所。苦雨,意味着连日降雨,天气异常。这一句既交代了时间地点,也表达了诗人对持续不断大雨的不满和抱怨。

次句“帝城阴晦积”,进一步描绘了京师的阴沉景象。“帝城”,即皇帝的居所,这里特指长安城。“阴晦积”,即阴暗而多雨,形象地描绘了京师连绵不断的阴雨天气。这里的“阴晦”二字,不仅描述了天气状况,还隐含着对政治形势的担忧。

诗笔转向宫门前的水路。“宫路水云宽”,描绘了长安城内宫门外宽阔的水面上云雾缭绕的景象。这里的“宫路”指的是通往皇宫的道路,而“水云宽”则形容道路两侧积水较多,云雾弥漫。这一描写既是实景描绘,又富含象征意味。水云宽可能象征着国家政治的混乱与不明朗,暗示着宫廷内外的种种矛盾和纷争。

第三四句紧承前二句,由外及内,从京师的天气写到宫中的情况。“只道天为漏”,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朝廷无能、政治腐败的强烈不满。“天为漏”比喻朝廷如同漏壶一般,不断漏水,无法有效抵御自然灾害,同时也暗喻政治上漏洞百出,无法挽救国家的危局。“何时上得乾”,“乾”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表示天空或高处。这里诗人用“何时上得乾”表达了自己对于何时能够摆脱困境、重见光明的渴望。

最后四句转入个人感慨。“潦侵三辅阔”,描述雨水淹没了长安附近的三个县份,面积广阔。“溜挟九陵寒”,则是指山泉流过九座帝王陵墓,带来寒冷。这两联通过具体的地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忧虑。

尾联突然转折,回归到对历史的回顾。“却忆怀襄世”,诗人回忆起汉朝末年的汉怀帝和晋朝初年的晋元帝两位君主时期的历史。怀襄时代,天下分崩离析,战乱频繁;而晋元帝则是因避乱而入蜀,国力衰弱,最终被俘而死。“居然悲念攒”,这里的“悲念攒”表达了诗人对这两位君王悲剧命运的感伤和思考。诗人通过对这两个时期的回顾,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无常的深刻感慨。

整首诗通过描绘京师的阴雨天气,宫门前的水路景象,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政治黑暗、社会动荡和个人遭遇的深切关注。同时,诗人运用自然景观作为隐喻,表达了对国家未来和自身命运的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