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序嘉重九,高秋会法筵。
菊芳犹应候,桃发已经年。
昔去人为鹤,今来海作田。
仍看荐寿处,胜览出三天。

【注释】

闰序:农历十月。

嘉重九:重阳,即农历九月九日。

高秋:深秋。

菊芳犹应候:菊花盛开的时节。应候:应时。

桃发已经年:桃花盛开的时节。已经年:一年。

昔去人为鹤,今来海作田:昔日的仙鹤已飞走,今日海中成了农田。

仍看荐寿处,胜览出三天:仍然可以观看荐寿的地方,胜过登临三清观。

【赏析】

此诗为诗人与友人在闰九月甲辰日(公元1492年)显灵阁酒会时所作。当时正值重九佳节,诗人与友人欢聚一堂,赏菊品茗,饮酒赋诗,抒发感慨。全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

首联“闰序嘉重九,高秋会法筵。”起笔点明时间——九月九日,这是中国传统的一个重要节日——重阳节。接着写景:“高秋”,即深秋,是诗人与友人相会的日子。在这里,“法筵”指的是佛教中的讲经说法的场所,诗人用它来形容朋友间的聚会,显得更加高雅、庄重。

颔联“菊芳犹应候,桃发已经年。”继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用“菊芳”和“桃发”两个词语来表达秋天的特点。“犹应候”表示菊花仍然盛开着,而“已经年”则暗示着春天已经过去了很多天。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颈联“昔去人为鹤,今来海作田。”这两句则是对过去的回忆和现在的对比。诗人用“昔去”和“今来”来表达时间的变迁,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的怀念之情和对未来的期望。

尾联“仍看荐寿处,胜览出三天。”最后一句则是一个总结性的语句。诗人通过这两句话表达了他对这次聚会的感慨之情。他认为这次聚会不仅是一次普通的聚会,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值得人们珍惜和回味。

这首诗以重九佳节为背景,通过对菊花、桃树等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快乐时光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同时,诗中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感悟,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