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星何在豫章西,有客相随恋别携。
树引柴门帆影近,烟横芦渚雁飞低。
佳人揽桂期前路,王子同舟爱晚溪。
南浦岂劳重怨别,岭云江月不曾迷。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重点考核情感的把握。解答此题时可从意象、表现手法、内容主旨等角度入手,结合诗句分析。

“使星何在豫章西,有客相随恋别携。树引柴门帆影近,烟横芦渚雁飞低。”这是诗的第二联。诗人先写自己送行,然后描绘朋友远去后的情景。“使星”是古代称出使的人的代称,“豫章”,古郡名。诗人自比为使,友人则被比作出使者,所以用“使星”“豫章”来指代。“相随”,相伴,相随而行。“树引柴门帆影近,烟横芦渚雁飞低。”这句是说:树木引领着柴门,帆影映入水边,烟雾迷蒙,芦洲雁群低翔。这两句是写景,渲染了一种凄清伤感的气氛。

第三联“佳人揽桂期前路,王子同舟爱晚溪。南浦岂劳重怨别,岭云江月不曾迷。”是说:美丽的佳人也正盼望着美好的未来,年轻的王子与你一同乘舟游览爱晚亭。你不必因为这次分别而烦恼,山岭上的云雾和江面上的月光都不会使人迷路。这两句是写景,抒发自己的惜别之情。

【答案】

(1)译文

我自比作出使之人,友人则是出使之人的同伴,所以以“使星”和“豫章”指代。树引柴门,帆引近处;

烟横芦洲,雁飞低下。佳人揽桂,王子同舟,别离在即,不必忧伤。山岭上云雾飘渺,江面上月色皎洁,不会迷失方向。

赏析

这首诗首句点明送行者的身份及送别的地点,二、三两句渲染离愁别绪。四、五两句写友人远去后的情状和诗人的惜别之意。最后两句写离别后的情景,希望友人不必悲伤。全诗语言清新流畅,意境优美动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