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雾梢初起,干霄意巳长。
枝高承月露,节苦任风霜。

在明代区大相的《荒馆种竹率尔成咏聊寄一时之兴得十二绝句》中,“拂雾梢初起,干霄意巳长。枝高承月露,节苦任风霜。”这一句描绘了竹子在早晨云雾缭绕中苏醒的景象,展现了竹子坚韧不拔的精神。接下来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1. 拂雾梢初起:描述了竹子在清晨时分,刚刚被晨雾笼罩,其嫩芽和竹叶刚从睡眠中苏醒。这里的“拂”字,形象地描绘了晨雾轻拂过竹林的情景,给人一种宁静而又清新的感觉。同时,“初起”二字,也暗示了这一景象是刚刚开始,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2. 干霄意巳长:表达了竹子的生命力非常旺盛,仿佛要直插云霄一样。这里的“干霄”意味着向上生长,不畏艰难,有着一种向上的力量。而“巳长”则强调了这种力量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成长。

  3. 枝高承月露:形容竹子的枝干非常高耸,仿佛能够承接到月亮的露水。这里的“月露”指的是月亮洒下的清冷光辉,象征着纯洁与高雅。同时,“枝高”也进一步强调了竹子的生长速度和高度,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

  4. 节苦任风霜:意味着竹子的枝条虽然高大,但是它们仍然能够承受住寒冷的风霜。这里的“节苦”和“风霜”都是自然中的恶劣环境,竹子却能够在这些条件下生存下来,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

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生长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描绘,不仅赞美了竹子的坚韧不拔、高洁优雅,还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不畏艰难的态度。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和情感,对于今天的读者而言,依然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启发作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